取多栽种几亩土地,让秧苗的数量更加充足。如果还有其他人家有意向种植番薯,我这里还能匀出一部分秧苗提供给他们。”
"我计划在村里的全部农田上都种上番薯,它省心又好照顾.尽管我们用心去打理的话,它就能长势茂盛,收获也就多起来.就算管理不当,其收益也肯定比其他作物要多得多.我有幸从一位传授我种子的朋友那里得知,只要管理得当,土地肥沃,一亩地可以产出高达一万余斤的番薯!"
"哇塞!那真的是太惊人了,肯定是个非常懂得农事的行家里手."
李颂筠也为村主任家送去了一些老南瓜,并详细介绍了种植方法.看着那些硕大的南瓜,听说它们也是高产的农作物,村主任高兴极了.今年他们已经收获了不少老南瓜,李颂筠也赠予了品香阁一部分,但她要求收回种子以便来年再扩大种植规模.她还计划将剩余的老南瓜留给自己食用,同时也送给村里的乡亲们以及平时交往密切的邻居们.
眼瞅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离农历的腊月十八越来越近了。于是,李颂筠就带着颂轩他们这群小孩儿在桂花村里住了几天,然后就开始打包行李准备搬家。在离开之前,他特意跑去张叔家里一趟,将自家的钥匙交给张叔,并拜托他帮忙照看一下家里。
至于镇上的那套房子,李颂筠早先已经从庄子里找来了一位妇人来照顾。这位妇人是个寡妇,丈夫去世后,她独自抚养了几个孩子,但生活依然艰难。曾经有段时间,她被郑兴的妻子收留过,做饭手艺还算过得去,因此就被安排到庄子上的厨房帮忙。实际上,这位妇人还很年轻,大概只有三十多岁的样子,性格也挺豪爽的。
只是由于是寡妇,她平时穿着打扮都非常朴素,总是喜欢穿一些黑色或深灰色的衣服,脸上也常常挂着忧郁的表情,所以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显得成熟一些。
李颂筠仔细地打听了一番,还特意跟王富夫妇聊了聊关于这位妇人的情况,两人给出的评价还算不错,他们都觉得这个吴娘子是个挺不错的人,待人接物都挺和善的,做饭手艺也挺好,做出来的菜味道也不错,最重要的是,她做的饭特别干净,从来没见过她在饭菜里面放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她穿的衣服、鞋子也都洗得干干净净的,整个人看上去非常清爽。由于她丈夫姓吴,所以大家都称呼她为吴娘子。
李颂筠想了想,决定把吴娘子从庄子里带到镇上来。她原本就想找个能照顾颂轩和颂瑾生活起居的人,主要就是负责给两个孩子做饭、洗衣服这些事情,其实也不算太累。而吴娘子正好也是孤身一人,没有家人的牵绊,来到镇上也没什么问题。
考虑到颂轩和颂瑾开学后,镇上的房子需要有人来照料。于是,李颂筠就把吴娘子带回家来了。刚好她又要去京城办事,家里也需要有人留守。有吴娘子在这里看着也好,毕竟她还有卖身契在自己手上,应该也不会耍什么花招。
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妥当之后,李颂筠期待已久的旅行终于迈入了倒计时阶段。在农历腊月十八当天清早,他把所有需要带上的物品一一安放进他新购置的马车里,然后带着朱勇出门,当然,朱勇依然是负责驾车的那个。由于这次的旅途较长,李颂筠特意将马车进行了一番改造升级,新车厢比之前的大了很多,而且还买了一匹马作为备用,现在是两匹马共同拉动马车,整个马车的档次瞬间提升了不少。
继续阅读
这个崭新的车厢非常宽敞,两侧靠近窗户的位置都设计了一排座位,座位宽敞舒适,还铺上了厚厚的垫子,虽然没有弹簧,但坐在上面的感觉就像坐在沙发上一样,让人感到无比惬意。
此外,马车后部还特别设置了一块隔板,隔板后面是放置行李的地方,大大小小的箱子都堆放在那里,车厢尾部还设有一扇可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