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计:今国家承平日久,人不习战,大王宜乘此时速趋建康,兵不血刃可成大功。
侯景乃留田英、郭骆守历阳,以庄铁为向导,引兵临江。江上守戍相继告急。
武帝问计群臣,都官尚书羊侃奏道:臣请以二千人急据采石,令邵陵王萧纶袭取寿阳,使侯景进不得前,后退失巢,乌合之众,自然土崩瓦解。
朱异却道:侯景必无渡江之志,何必如此!
梁武帝不用羊侃计策,却以临贺王肖正德为平北将军,都监京师诸军事,屯丹阳郡。
萧正德既握军权,乃遣大船数十艘,诈称装载荻草喂马,公然渡江,接济侯景叛军。
侯景却虑王质率水师横江拦阻,便派细作前往监视,俟其有甚异动,及时回报。
临川太守陈昕亦虑到此层,具折启奏朝廷:侯景南来,采石急须重兵镇守,王质水军轻弱,恐不济事。
梁武帝览奏,甚觉有理,遂命陈昕与王质对调,使二人交接防务。王质却甚有趣,不等继任前来交接,便率本部军先离采石,此时陈昕尚未离开秦淮渚。
细作急过江来报告侯景:恭喜大王!梁将王质不知何故离去,采石无兵把守。
侯景大喜,便自横江济于采石,马数百匹,兵八千人得渡。侯景兵马已过采石,朝廷始命戒严,狼入关门,慢了一拍。
太子萧纲戎装入见武帝,禀承拒敌方略,请旨而行。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萧衍便道:此乃你份内之事,何必再问!
太子领诺,急入中书省,分派任务:以羊侃为军师将军,南浦侯萧推守东府,西丰公大春守石头,轻车长史谢禧、始兴太守元贞守白下,韦黯与右卫将军柳津分守宫城诸门。
但朝中人心惶惑,几乎无有应者。
太清二年十月二十三日,侯景兵至板桥,遣徐思玉入宫求见梁武帝,欲观城中虚实。
武帝遣中书舍人贺季随徐思玉慰劳侯景大军,并问:今公之举兵,是为何名?
侯景痛快答道:欲为皇帝也!
王伟不料他竟说出心中实话,急为掩盖:只因朱异等人乱政,我家大王非为造反,实欲尽除朝中奸臣,以保大梁江山社稷万安耳!
侯景听王伟如此说,这才知道自己失口,遂扣留贺季在营,不令其回建康。城外百姓闻侯景兵至,竞相扶老携幼入城,建康城内秩序大乱。
朝廷因无戒严备战诏命,当时城内军人皆无长大器械,闻说叛军兵临城下,于是皆都争入武库,自取兵甲,有司也不能禁。
羊侃闻报,恐内中有叛军间谍,急带兵前来弹压,命令立斩数人,其乱方止。
二十四日,侯景挥师至朱雀桁城南,太子乃以临贺王萧正德守宣阳门。
萧正德与侯景部将徐思玉勾结已定,既借守城之便,率众于张侯桥迎住侯景大军,引入宣阳门,复渡秦淮河入城,不费一枪一矢。
当夜兵至阙下,次日侯景列兵围绕台城,射檄文于城中:朱异舞弄朝权,作威作福,臣为所陷,欲加屠戮。陛下若照此名单,诛杀朱异等人,臣则敛辔北归。
武帝见其檄文,乃问太子:果有此事乎?
太子答道:然。果有此事。
武帝便欲依其檄中名册,令诛朱异等人。
太子高声止道:虽然所说是实,然反贼是以杀朱异等为借口耳!陛下今日杀之,无救于急,适贻笑将来!俟贼平之后,诛之未晚。
武帝思之惭愧,乃止其令。侯景下令围城一周,百道齐攻,杀声震天。因攻城不下,士卒伤亡甚多,乃筑长围阻断内外,又复上书,求诛朱异等人,实欲借此退兵。
太子命送赏格出外,晓谕军民:有送侯景首级入城者,便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