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暴风,尘埃漫天,对面五尺不能见物。沙尘暴从天而降,便复成尔朱兆进军最好掩护,直抵洛阳城下。
此时魏国君臣犹不知敌军已至城外,竟完全不设防备。
当尔朱兆骑兵夺城而进,直接攻至皇宫之时,皇宫卫士才发觉大敌来临,欲待弯弓射箭时,敌军已逼近眼前,枪矢皆不得发。众卫士见状大惧,全部四散奔走。
元鸷掌握皇宫禁军,竟下令手下卫兵不要抵抗,弃械投降叛军,于是洛阳再次沦陷。
孝庄帝见左右手下散尽,急从后宰门而出,徒步拼命跑到云龙门外,隐身树林之中。
值此危急时刻,忽见城阳王元徽带其本部人马,正携带大堆钱财路过。元子攸连忙由林中跃出,大声呼救:城阳王,贤卿!朕在此处,快来救驾!
元徽正行之间,回顾见是当今天子。至此临危时刻,岂肯一死报效君王?当下毫不犹豫,反催其坐骑飞驰,不顾天子而去。
元子攸此时明白自己所托非人,但为时已晚,尔朱兆叛军拥至,将孝庄帝生擒。
元徽带金银财宝及五十余骑,躲到亲信寇祖仁家中。寇祖仁听闻尔朱兆以千户侯悬赏捉拿元徽,便毫不犹豫杀死元徽,将其财宝贪为己有,再以其项上人头,来向尔朱兆邀功。
可怜!不忠不孝之辈,恒被不忠不孝之人卖之,此言能不信哉?
尔朱兆进入洛阳,进殿升座,得意至极。便在此时,晋阳守将遣使来报:纥豆陵步蕃引军南逼晋阳,兵势强大,所向披靡。臣等难以拒敌,请殿下疾速反兵回救!
尔朱兆闻报大惊,乃留从叔父尔朱世隆等人镇守洛阳,自率大军携孝庄帝赶回晋阳。
两军相遇,大小十余阵,契胡兵屡战不利。尔朱兆虽然骁勇果敢,但并无用兵谋略,又在地利上失其先机,遂频频被纥豆陵步蕃打败。
尔朱兆于是统领兵马撤还晋阳,谋求东出太行山。
都督尉景与高欢交厚,当时跟随尔朱兆南进洛阳,于是将前后之事写信告诉高欢。
高欢得到书信大为吃惊,急召孙腾:不料天助其成此大功!卿可驰马到尔朱兆处,向其祝贺,并秘访孝庄帝被囚何处。假如皇帝被其送到并州,公当驰马来报,我当在半路以兵迎回,以大义号召天下,挟天子而令诸侯。
孙腾领命起身,日夜驰行,却正好在半路上遇到押送孝庄帝之军。孙腾既知皇帝下落,乃不去见尔朱兆,急回来报知高欢。
高欢闻报,急率骑兵东进,欲效当年曹操迎汉献帝徙都许昌旧例,成其霸业。
其时孝庄帝及其嫔妃妻子被掠,皆被囚禁在永宁寺。
尔朱兆恼怒元子攸亲杀其父尔朱荣,乃先囚孝庄帝诸子,任意污辱嫔妃,再放纵士兵进寺,任意掳掠。其后命将孝庄帝押送到晋阳,囚于城外三级寺。
后因屡败于纥豆陵步蕃,尔朱兆迁怒于孝庄帝,即命人弑帝于寺。
尉景见此,寄书密报高欢,告知孝庄帝已死。
高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只得率兵西还,并写信给尔朱兆,陈述利害,诫其不要残害宗室皇子,在海内留下恶名。
尔朱兆观书十分恼怒,拒不采纳,复将孝庄帝诸子尽皆杀害。并杀司徒公、临淮王元彧,左仆射、范阳王元诲等宗室成员,由此朝廷重臣诛灭殆尽。
当时高欢镇守晋州,另有二十余万六镇流民分驻河北,尔朱兆不敢十分得罪,复使人到晋州征召高欢,约其共击纥豆陵步蕃,并允诺分出三州六镇军马,让予高欢统领。
高欢知道时机将至,乃欣然起兵,出于晋州,引河北军前来与尔朱兆汇合。
两军汇合,各自扎下营寨。高欢升帐,大会谋臣武将,商议对敌之计已毕。于是尔朱兆与高欢分兵别营,引兵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