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献出妙计,却又百般阻挠。对立功将士颁行赏赐之时,或者不按圣旨兑现,或者便是出尔反尔,言出不遂。
继续阅读
如此元子攸愈加闭目塞听,无力自拔。
数日之后,各方报进京都:尔朱仲远自山东杀来,一路攻城拔寨,擒获兖州刺史王衍。降将贺拔胜因受郑先护猜疑,单独率兵与尔朱仲远作战,结果兵败,再次投降尔朱阵营。尔朱兆自朔州起兵,攻下太行山丹谷要垒;源子恭撤走,洛阳城只余黄河天险可守。
急报接连入京,元子攸振衣而起,准备亲征,以作殊死一搏。诸臣见天子如此雄武,无不振奋,便欲待从驾出征。
忽听阶下山呼:万岁不可!
众人视之,见乃是华山王元鸷,出班奏道:陛下乃一国之主,不可轻出战阵。兹有黄河天险,尔朱兆岂能轻渡?
元子攸再次昏头,遂不设防。
尔朱兆既已合兵,准备进军洛阳,便派人请晋州刺史高欢前来,谋议一起举事。
高欢见尔朱兆来书,对长史孙腾说道:以臣伐君,大逆不道。但我若不与其同往,则必招其怨恨。卿可前往彼营,申明我意,就说西蜀未平,不可顾此而失彼,以遗后顾之忧。待某平定蜀地,当与其共成大事。你就如此跟尔朱兆解释,看其反应,复来报我。
孙腾奉命前往尔朱兆大营,申明高欢之意。尔朱兆不悦道:你回去告诉高兄,我做一梦大吉,此次定能成功,请他不要托辞推故。
孙腾问道:未知殿下所得何梦?
尔朱兆答:我梦见先父登于高阜,周围之地皆经犁耕,惟有数株马兰草尚存。我父便问从者,何不除之?左右乃说其草坚不可除。我父便命我将其拔掉,某手到草除,毫不费力。由此观之,某此入京,定能胜利,请高公自决。
孙腾向尔朱兆称贺,再拜应诺,便回晋州,禀于主将高欢,详说其梦。
高欢问道:此梦究竟何意,先生可会解否?
孙腾笑道:依臣所谓,马兰不能除者,乃说尔朱氏尚荣,众人皆不能破之。今反而灭于彼手,毫不费力,是说尔朱氏必于其手中败亡,又何疑焉!
高欢复问:若依公论,我当如何应对?
孙腾:某观此人如此猖狂,兴兵侵犯朝廷,势必成而复败。今尔朱兆必欲南行,天子陈军于河,彼无法得渡,必定退还。将军不如乘势自太行山东下,出其不意,名为相助,实乃平叛,尔朱氏可一举擒之矣。
高欢称善,便即按兵以待。
镜头闪回,补叙高欢来历。
字幕:高欢,表字贺六浑,原籍渤海蓨县。祖父高谧官至北魏侍御史,父高树生时家世沦落。母亲韩期姬因难产而亡,高欢由其姐常山君高娄斤和姐夫尉景抚养长大。
高欢作为破落户子弟,遑论前途,生活亦不能如意。后娶鲜卑女娄昭君,这才从女方嫁妆中得到战马一匹,得为铺兵,后在边镇伍中当上队主,统领百人。
遂结交同僚司马子如、孙腾等,另与商人刘贵为友。
孝昌四年七月,高欢在尔朱荣麾下为将,随尔朱荣以七千精锐骑兵大破葛荣,于阵前招降葛荣军中七王,并其万余部众。
葛荣败亡,高欢于战后继续收编葛荣余众,以冀、定、相诸州为据点,声势日渐威壮。至此尔朱家族起兵反叛,高欢便纳孙腾之策,引二十万余众回驻河北,自守晋州。
闪回结束,复说洛阳之战。
尔朱兆不见高欢回复,更不在意,带兵日夜兼程,赶至河桥。只见往日黄河滔天巨浪,此时竟然干涸,水浅不过马腹。
尔朱兆大喜道:此苍天欲使我报仇,成此盖世之功。
乃命涉水过河,大军轻松渡过天险。渡河之后,此时又无端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