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卢循不肯冒险,逡巡未行。
因对徐道覆道:我军未向建康,闻孟昶已惧祸自裁,看来晋都空虚,必且自乱。何必急求一战,多伤士卒耶?
徐道覆再三请求进军,卢循终不允其所请。徐道覆告退,仰天长叹:我必为卢公所误,事终无成。若使我独力驰驱,得为英雄,取天下如反手耶!
其手下诸将闻之,深以为然,无不叹惋。
刘裕闻报何无忌阵亡,不由大惊,便在石头城设置栅栏,阻断祖浦,用以抵御卢循。
可惜卢循不听徐道覆之言,待至石头城时,晋军工事已固,守城之械亦备。卢循数攻栅栏失利,战舰复被暴风吹翻,致众多军士枉死水中。
卢循率军登上南岸,在平野列阵交战,则更敌不过北府军铁骑,复又大败。遂引余部转攻京口,抢掠各县,但晋军坚壁清野,至一无所得。
卢循至此后悔不及,对徐道覆说道:军士疲惫,不能振作矣。今可据守浔阳,合力攻取荆州,再缓与京城抗争,尚可获胜。
不待徐道覆答应,便从蔡洲南奔,再次占据浔阳。
刘裕先派众将追击贼兵,自率大军随后进击,复在雷池大败卢循。
徐道覆见卢循固执己见、刚愎自用,遂不与其南奔,自率兵三万进抵江陵。
江陵郡守乃刘裕同父异母弟刘道规,字道则,自幼倜傥不群,胸怀大志,深受刘裕器重。因随兄平灭桓玄有功,被朝廷加封辅国将军、荆州刺史,领南蛮校尉,并以使持节,都督荆、益、宁、秦、梁、雍六州及司州河南郡军事。又加封华容县公,晋升征西将军。
徐道覆兵至江陵,先不急于攻城,而是派出细作潜入城中,盛传谣言,只说卢循大军已攻陷京邑建康,特使徐道覆来镇守荆州。
城中军民信其谣言,一时大哗,满城震惊。
刘道规很快查出谣言之源,将徐道覆所遣细作皆擒杀之,城中传言遂息。
城内军民皆安,刘道规遂率主力出城,前来迎击徐道覆。先与叛军战于豫章口,并派刘遵作为游军,以袭扰敌侧。
两军在水上交锋,荆州军前锋首战失利,其势渐危。但刘道规亲坐帅船督阵,激励将士奋战,不肯稍退。
正在危急之时,忽听得东面金鼓大震,一彪人马飞驰而至,领军者正是北府军上将刘遵,率游军拦腰侧击而来,攻入叛军阵中。
荆州军见是自家军至,壮气愈加,个个挺刃力战,挽弓发矢,由是叛军终至大乱。
徐道覆见有伏兵横冲而至,兼且天色已晚,不知对方有多少军马,因此不敢恋战,遂命水军弃舟登岸,随岸上步骑且战且退,寻路归还。
刘道规将手中大刀高举,令前锋大将檀道济亦登陆路,驱兵连夜追杀。刘遵率游击军两面夹击,叛军大溃,又兼地理不熟,被斩首一万余级,堕江溺毙者复数以千计。
这一场好杀!一直战至天光大亮,徐道覆在诸将卫护下复又下水,乘小船逃回湓口。
江陵城危而复安,刘道规收军回城,大备牛酒,犒赏三军。
徐道覆于路收拾残军万余,再到浔阳会合卢循之众,复议攻取建康。
刘裕闻贼复来,引军出离京城,进次大雷迎敌。
前军来报:卢循及徐道覆大军舳舻衔接,蔽江而下,几不知有多少贼船,其势甚众。
刘裕:不论其势如何,此番既来寻死,定让其片甲难回!(本集完)
华夏真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