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投奔大夏,夏王赫连勃勃问以灭秦之策。
王买德奏道:今秦德虽衰,籓镇犹固,愿大王休要急躁,姑且蓄力以待之。
赫连勃勃信以为然,乃以王买德为军师中郎将。
秦王姚兴遣卫大将军常山公姚显接应姚详不及,遂复屯军于杏城。
镜头转换,按下西北,再说东南。
刘裕北伐南燕之时,徐道覆劝卢循乘机发兵,攻打建康。
卢循说道:刘裕既伐南燕,必留重兵于建康。此人极善用兵,亦必留兵紧守各处关隘,我未可轻动。况我广州之兵不耐天寒,不如固守以待天时,外结英豪内修农事,备选精锐之兵,以乘虚而进。可待来春天暖,以偏师袭扰其境,其救左我则击其右,救右则击左,我不劳兵而致其困顿,不及三年,可坐而取胜也。今舍庙胜之策而欲决成败于一时,恐一旦不如意时,悔之无及。
徐道覆谏道:将军久住岭南,岂欲将此地传于子孙耶!今刘裕顿兵于坚城以下,未有归还之期,我以十万思归死士北击何无忌,必如反掌之易。若待刘裕伐燕南归,自将屯豫章,遣虎师以下岭南,则将军何以当之?若我先克建康,倾其根本,刘裕既还,亦无能为矣。将军若不赞成我议,则我即率始兴兵马直取浔阳矣。
刘裕虽犹不愿,只得从之,便即起兵北伐。
徐道覆暗地欲造战舰,派人在南康山上砍伐大量木材,谎称欲到下游城中去卖。后又说因缺劳力无法运达,便在郡中贱价出卖,价钱减低数倍。
居民贪图便宜,皆卖衣物而买木材。因赣江水急且多石,出船艰难,乃至木材皆储存在本郡。如此数番,百姓船板积存极多,全部干透。
徐道覆举事起兵,便根据当初卖木收据索取,不准隐藏不报。
民皆献干木,就等于免费为其积存晾晒,且不被朝廷所知。
徐道覆得木,雇用工匠拼装战船,旬日完成。于是率士卒登船以进,攻南康、庐陵、豫章诸郡,守官皆弃城逃走。江荆都督何无忌自诩为江左名将,便自浔阳驶舟西进以迎。
长史邓潜之进谏:卢、徐二贼兵舰甚盛,势居上流,不可轻敌,今宜守南塘城自固,得蓄力养锐,待敌疲击之,乃万全计也。
何无忌不从。
参军殷阐复谏:卢循部众皆三吴旧贼,百战余生。徐道覆乃始兴之贼,亦骁捷善斗。将军宜留屯豫章,征兵属城,兵至合战。若徒率部轻进,万一失利,悔将何及?
何无忌急性,亦不从阐复之谏,遂仗锐气,径至豫章西隅。
徐道覆已据住西岸小山,亲带数百弓弩手,迭射晋军。晋军前队多受箭伤,不敢急驶向前,惹得何无忌性起,改乘小舰,向前直闯。
偏偏西风暴起,将其小舰吹回东岸,余舰亦为浪所冲,东飘西荡。徐道覆则乘风势驶出大舰来击,何无忌舟师已散,顿致尽溃。
何无忌独不肯退,亲执节督战,风狂舟破,贼众四集,箭如雨发。可怜!何无忌因逞一时之勇,终身受重伤,握节而死。
徐道覆水战大胜,威震三吴。适逢卢循率广州军大至,遂郎舅合兵,向建康而进。
豫州刺史刘毅集水师二万,出于姑孰,到桑落洲。
正值卢循与徐道覆合兵前来,船头高锐,刘毅战舰低脆,一与相触便致碎损。
刘毅见客主情形不符,急率众惊避。卢、徐二人引军乘势冲突,连刘毅座舟亦被撞碎。刘毅慌弃舟登岸,徒步奔还,随行只有数百人,余众皆被贼虏。
卢循审讯俘虏,得知刘裕已还建康,心中大惧,便欲退还浔阳,攻取江陵,据住江、荆二州,以对抗晋廷。
徐道覆不从,谓宜乘胜急进。卢循不得不从,便即连樯东下。徐道覆原欲进兵新亭,焚舟登岸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