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命三军缓缓而行,以省马力。
果不其然,直到中平六年二月,王国围陈仓已八十余日,但因城池坚固,一直无法攻破。皇甫嵩与董卓引军到时,叛军锐气已消,大显疲惫,且阵角移动,已有退兵之象。
皇甫嵩观之大喜,便命全军出击。
董卓劝阻道:将军岂不闻穷寇勿追,归众勿迫?
皇甫嵩笑道:此乃疲师,斗志早丧,何谓归众、穷寇哉!
由是便让董卓负责殿后,自己挥令出击。汉军蓄势已久,而凉州叛军毫无防备,由是一击而胜;其后紧追不舍,一路上连战连胜,累计斩首一万余级。
凉州军死伤近半,由是大怨,渐渐离散。王国逃走之后,不久病死。韩遂、马腾等人遂胁迫凉州名士阎忠为首,称为车骑将军,统领三十六部叛军,继续于汉廷对抗。
字幕:阎忠,史册未传表字,武威郡姑臧人,凉州名士,曾任冀州信都县令。
镜头闪回,皇甫嵩既破黄巾,威震天下之时。
阎忠正在信都县令任上,看透天下大势,欲图留侯张良一般不世之功,于是来说皇甫嵩道: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不旋踵者,几也。故圣人顺时而动,智者因几以发。今将军遇难得之运,蹈易骇之机,而践运不抚,临机不发,将何以保大名乎?
皇甫嵩:先生此论何谓?
阎忠:天道无亲,百姓与能。将军受干钺于暮春之时,收功于末冬之际,神兵电埽,封尸刻石,南向以报,威德震于本朝,风声驰乎海外。今建不赏之功,体兼高人之德,而北面侍奉无道庸主;又帝侧尽是宦竖宵小,专以嫉贤妒能为事,将军则何以求安乎?
皇甫嵩:某夙夜在公,心不忘忠,何故不安!
阎忠:昔韩信不忍一餐之遇,而弃三分之业,利剑已揣其喉,方发悔毒之叹者,机失而谋乖也。今主上势弱于刘项,将军权重于淮阴,若赫然奋发,因危抵颓,征冀方之士,动七州之众,蹈流漳河,饮马孟津,诛阉官之罪,除群凶之积;则虽僮儿可使奋拳以致力,女子可使褰裳以用命,况厉熊罴之卒,因迅风之势哉!功业已就,然后南面称制,实神机之至会,风发之良时也。若欲辅难佐之朝,雕朽败之木,岂云易哉?且今竖宦群居,同恶如市,上命不行,权归近习,昏主之下,难以久居,不赏之功,谗人侧目,如不早图,后悔无及。
话音未落,皇甫嵩早将桌案一拍,喝道:亏你身为朝廷命官,不为汉家江山社稷为计,却出此大逆不道之语。若非看在首次相见,某今日定不相饶!先生自便。
说毕,起身送客。未即反目,恐其乃阉臣宦官一党,前来察探自己底细也。
阎忠闻罢,幻想尽破,只得告辞出帐,回归己衙。却恐被皇甫嵩上奏弹劾,便向州郡告病交印,连夜兼程逃回凉州,隐居故郡,以授经为业。
在此期间,收同郡贾诩为徒,认为此人有张良、陈平之才,必能继自己未竟之志。
画外音:贾诩果然不负恩师所望,后劝李傕、郭汜反攻长安,几亡汉室天下;又在宛城施计杀曹操长子曹昂、侄曹安民,大将典韦;又在潼关大战之时献计,只凭一封涂抹书信,摧毁马超、韩遂十余万联军。毒士贾诩,果是阎门高弟。
闪回结束,阎忠被韩遂、马腾请出,举为凉州三十六路联军首领,称车骑将军。
阎忠虽是被胁迫出山,但心中亦甚得意,便欲亲自实现当年劝谏皇甫嵩应为之事。
但数番发号施令之后,才发觉自己只是被韩遂、马腾等人视为傀儡,替其身背造反罪名而已,并非真欲奉己为主。
此时欲待不干,韩遂又不肯从,且派亲信以保护为名,竟将阎忠看管软禁起来。
阎忠不愿做傀儡,终于忧愤得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