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集 郑弘耿谏(8 / 8)

伤,大叫数声阵亡,死不瞑目。

汉军三千精骑,当时被三百羌兵杀死八百八十余人,余众逃回本营。

来日天明,河西等各郡汉军赶到,羌人已经退走。

傅育为官数十年,从来不蓄私产,将俸禄全都用来救济知己朋友,妻子儿女都不免自己操持家务。此战死于羌乱,诸将及各郡守无不大悲,联名上报天子,请求慰抚追赠。

汉章帝刘炟下诏,追念赞美傅育,封其子傅毅为明进侯,食邑七百户。又命张纡继任护羌校尉,继续追击迷吾,以为傅育报仇,就此平定羌乱。

张纡领旨,遂派从事司马防率军搜索迎敌,务求歼灭叛军。

司马防乃率汉军在前,三郡部众继后为援,与诸羌激战于木乘谷。

迷吾败走,派翻译来见张纡,请求投降。

张纡恐其散入山林不好搜剿,佯作许之,先行安排密计。

迷吾闻说允降,便率羌众前至临羌,扎下营栅,等待汉使前来受降。

张纡派出使节,先以毒酒飨赐降附诸羌;同时埋伏士兵于营外,待其羌人首领毒发,纵兵杀入,诛戳诸羌酋豪八百余人,并斩迷吾首级,以祭傅育。

诸羌首领既灭,张纡趁夜打铁,又挥兵袭击诸羌余众,屠村灭寨,再又斩获数千。

迷吾之子迷唐侥幸逃脱此难,由此心怀灭族杀父大恨,便与诸羌种尽释前嫌,解去旧仇,结婚交质。复聚部落余众,占据大、小榆谷,立誓为父亲报仇雪恨。

由于汉军滥杀,导致诸羌反抗炽盛,犹如火焰涨天,张纡终不能应付讨平。

消息传至京师,公卿荐举,以高密侯邓禹之子邓训代张纡为护羌校尉。

迷唐率万余骑兵至塞下,企图胁迫小月氏胡反汉。

邓训派兵护卫小月氏胡及其家属,湟中诸胡因此对邓训十分感激。邓训抚养教谕,赏赂招诱诸羌种,迷唐叔父号吾也率种人八百户降附。邓训随发湟中秦、胡、羌兵四千人出塞,在写谷击败迷唐,迫其撤离大小榆谷,退据颇岩谷,部众逐渐离散。

期年之后,迷唐欲还归故地。

邓训发湟中六千人,由长史任尚率领袭击,斩首一千八百级,俘获生口二千人,马牛羊三万余头。迷唐收拾残众,西徙千余里,十种羌人随之脱离,与烧当羌豪帅一并投降汉朝。邓训接纳归附诸羌胡,威信大行,遂罢屯兵,各归本郡。

字幕:章和二年二月三十日,正当陇西诸羌大乱之时,汉章帝刘炟崩于章德前殿,时年三十三岁,在位十三年。

画外音:史云汉章帝以继世承平,天下无事,敬奉神明,友于兄弟,悉省徭赋,绥静兆民,除苛法,蠲禁锢,抑有仁贤之风。是以阴阳洽和,而百姓安乐;众瑞并集,不可胜载,考之图籍,有徵云尔。又曰孝章皇帝宏裕有余,明断不足。闺房谗惑,外戚擅宠。惜乎!若明、章二主,损有余而补不足,则古之贤君矣。

汉章帝既崩,皇太子刘肇继位,是为汉和帝,年仅九岁。因和帝年幼,不能理政,众官请窦太后临朝称制,行前汉吕太后故事,改次年为永元元年。于是窦太后临朝称制,引领汉朝进入外戚专权时代。(本集完)

华夏真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