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刘英抄录名单上有吴郡太守尹兴名字,致尹兴与诸吏五百余人均被捕受审,死者大半。尹兴后虽赦免死罪,仍被禁锢终身。
侍御史寒朗冒死切谏,又经马皇后规劝,明帝才有所感悟,乃平理冤案千余人。但直至章帝即位之初,此案受牵连者不少仍未被宽宥。
画外音:楚王刘英及汉明帝都未曾想到,一百年后,佛教竟发展到皇宫之中。汉桓帝在宫中为黄老、佛陀同时立祠,加以祭拜,佛教由是在中土大兴。
永平十五年,汉明帝查案地图,封国给诸皇子,封地只有建武朝所封诸侯国一半。
马皇后说道:诸位皇子封地才只有数县,陛下得无过分节俭乎?
明帝答道:我之诸子,怎能与先帝诸子相等?每年所得供赋二千万钱,就足够矣。
马皇后闻罢,拜服称颂。
当时诸将上言奏事,或公卿大臣廷议难以评定者,明帝多次试让马皇后评论,则分析其中旨趣道理,对各种意见都能推其实情。
由此每当服侍天子,马后总要谈到国政,对明帝决策多有补益,而不曾以自家私事请求天子。明帝对皇后宠爱尊敬日益加深,始终不衰。
镜头转换,辽东半岛。
永平十五年,高句丽太祖王遣贯那部沛者达贾征伐藻那,俘虏其王以归;两年后,复遣桓那部沛者薛儒征伐朱那,虏其王子乙音,降黜为古邹加职。
画外音:高句丽太祖王由此统一朝鲜半岛,内部王权经过整合,因而大大增强,并于公元二世纪时时常骚扰东汉边境。至公元146年,太祖王在位九十一年,传位于胞弟次大王,自己又活近二十年,方才寿终正寝。其寿命之长,在古今中外国君中实属罕见。
镜头转换。永平十五年,张陵第三次来到京城洛阳,准备在此修炼。
字幕:张陵亦名张道陵,字辅汉,徐州丰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张良第八世孙,父名张大顺,好神仙之术,自称桐柏真人。生子取名为“陵”,望其将来能追随先祖,登陵成仙。
镜头闪回,叙述张道陵由来。
张道陵自幼聪慧过人,受父亲熏陶影响,七岁时便读通《道德经》;为太学书生时,又博通《五经》,天文地理、河洛谶纬之书,无不通晓,从其学者,多达千余人众。
但随学问日深,张道陵常叹息所读之书无法解决生死问题,于是弃儒,改学长生之道。二十六岁时曾官拜江州令,但不久就辞官来至洛阳,隐居北邙山中,精思学道。
闪回结束。自此之后,张道陵开始云游名山大川、访道求仙。先南游淮河,居桐柏太平山,后与弟子王长、赵升一起渡江南下,到江西贵溪县云锦山。
此处山清水秀,景色清幽,据传是为古仙人栖息之所。张道陵相中此间风水奇绝,就在云锦山上结庐而居,筑坛炼丹。传说三年后神丹炼成,龙虎出现,故将此山又称龙虎山。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道陵六十岁时,听闻蜀中民风纯厚,易可教化;且闻巴蜀疹气害人,百姓为病疫灾厄所困,欲用符丹为人治病,便率众徒入川。
入川之后,张道陵先居阳平山,后住鹤鸣山;还先后曾到西城山、葛溃山、秦中山、昌利山、涌泉山、真都山、北平山、青城山中,精思炼志。
画外音:此后直至永和六年,张道陵着作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收徒设教。奉其道者,须纳五斗米为贽,时称五斗米道。相传至汉顺帝汉安元年正月十五日,太上老君降临蜀地,传授张道陵正一盟威之道,嘱其扫除妖魔,救护生民。张道陵就此创立正一道教,尊老子为教祖。汉永寿二年,张道陵升仙而去,时年一百二十三岁。
镜头转换,永平十六年,洛阳汉宫王城。
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