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八脚,将主母救起,以姜汤灌醒。
吕母醒来,怔忡半晌,立时恢复平静,浑若无事。便命备下棺材,载以牛车,命吕三引路进城,直入县衙,要求将儿子收尸,拉回家中安葬。
县宰闻说吕母前来领尸,不敢与其相见,立即允许抬尸出衙,并派书吏赐银十两,以作抚恤丧葬之资。
吕母不受其金,舆尸还家,操办丧事。口虽隐忍不言,但下决心,必要报此大仇。乃散尽百万家财,铸造铁器,购买刀剑,并救济贫苦百姓,安置流民。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之间,已至天凤三年。
在此三年之间,吕母时刻精心筹备,酝酿报仇。乃于流民之中精选一班贫苦少年,养在家中,一面酿酒;一面延请名师,教以武艺。又借延师之机,结交江湖好汉无数。
这日九月重阳,新酒酿成。吕母借口欢庆佳节,便在庄上大设酒宴,聚集乡中父老,以及四方来投豪杰,习武子弟,与众人赏菊欢饮。
众人闻此,哪个不来凑趣?于是皆都奉召而至,济济一堂,坐满庭中廊下。
酒过三巡,吕母起身致谢,刚要开口,忽然悲不能禁,放声大哭。
众人见状,无不大惊,停杯不饮;更有上席父老豪杰皆起,争问其故。
吕母见问,收泪言道:公等不知内情,且听我一诉衷曲。想我一介村妇,无知无识,更无德能;之所以散尽百万家财,救助流民,结交诸位江湖英雄,非为别者。只因县宰不公,兼且阴狠,前年间枉杀我儿。今值万家团圆佳节,念及我儿,怎不痛断心肠!
众豪:令郎之事,我等皆知。只因其为我流民求情,反被冤杀,委实可惜。
吕母:我夫早丧,只有此子,却又死于非命,致我孤老无依。今日设酒,吐露心声,是请诸位帮我杀进县城,除此贪官,报仇雪恨,更无他求。
众人听后,大为激愤感动,纷纷喧嚷,个个豪气冲天。
座中便有一位江湖游侠,名唤郭义,乃是西汉侠盗郭解后裔。闻言奋然起身离座,向席间众人朗声道:今日之事,非仅只为吕母令郎报仇。自王莽篡汉以来,残暴无道,外兴征伐,内纵官吏欺压细民,哪个不知?不如就此造反,随吕母干出一番惊天大事!
众人闻听,哄然称是,并无异言。
郭义:既是万众一心,我等便借此酒,歃血为盟,共举吕母为首,如何?
众豪:愿奉吕母差遣,甘受郭大侠驱使。若有三心二意,天地不容!
吕母大喜,乃聚众一百八十余人,一同歃血为盟旗。海曲本乡广大农民闻之,纷纷赶来参加,不久便至数千人众。
郭义:吕母听我一言。今我虽有数千之众,但皆未经战阵,攻坚夺城,更非易事。依某浅见,此事且宜秘之,暗地铸造兵器,购置器械,训练部伍;待来年新春,狗官忙于布置春耕,不及设防之时,一举攻克县城,共图大事。不知吕母以为如何?
吕母:郭大侠此言甚善,皆依大侠之计而行便了。
天凤四年春,吕母再聚四方豪杰,整顿部众,扯起大旗,决定攻打海曲县城。遂自称将军,率数千起义农民与官军展开激战,一举攻下海曲县城,并活捉县宰。
吕母见到杀子仇人,分外眼红,戟指怒骂:狗官!往岁流民入城,嗷嗷待哺;我儿悲天悯人,劝你放粮舍粥,以救苍生,有何罪过,被你狠心打杀?
县宰:夫人不知,当时县城库中,并无多余存粮,倘若开仓,必酿民乱。
吕母:库中无粮,便可对众言明,因何草菅人命,狠心打杀我儿?
县宰:令郎年轻无知,当众叫嚷,欲激民愤,归怨于我。下官只想打他几板,施以薄惩,孰料吏役粗手笨脚,令郎复以头迎杖,故而误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