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若水堂二(3 / 4)

青年闻言,眼中顿时闪烁起了希望的光芒。他紧紧握住妻子的手,仿佛要将这份突如其来的喜悦传递给她。孙乐阳见状,也不再多言,立刻开始制定治疗方案。他先是让云十一按照药方去抓药,自己则拿起银针,准备为女子进行针灸治疗。

针灸的过程并不轻松,需要极高的专注度和精准的手法。但孙乐阳却显得游刃有余,他仿佛与手中的银针合为一体,每一次下针都恰到好处,既不伤及肌肤,又能直达病灶。随着银针的缓缓深入,女子的脸上渐渐露出了痛苦却又放松的表情,仿佛有一股暖流正在她的体内流淌,驱散着多年的阴霾。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医疗室内只听得见银针轻触肌肤的细微声响和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

“好了,今天就这样,这些药记得按时服用,三日后再来复诊。”孙乐阳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他轻轻拔下最后一根针灸,结束了对青年夫妇的治疗。青年虽然心中仍存有一丝疑虑,还是连忙向孙乐阳深深鞠了一躬,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谢过神医了!我们一定会按时服药,三日后再来。”说完,他小心翼翼地接过药包,牵着妻子的手,满怀希望地离开了若水堂。

“下一个,二号。”孙燕的声音再次响起,她手中的号码牌如同指引希望的灯塔,引领着下一个病人走向希望。这次进来的是一位满头白发、面容慈祥的老爷子,他一手牵着年幼的孙子,眼神中充满了焦虑与担忧。“快请神医看看,这孩子平时吃得也不少,可就是面黄肌瘦,一点也不见长肉。”老爷子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自责与无奈,他生怕自己的疏忽让孙子遭了罪,更怕儿子归来时看到孙子这副模样,会误会自己苛待了他。

孙乐阳闻言,目光温柔地落在孩子身上,他示意老爷子让孩子坐下,然后拿起了听诊器,开始仔细地为孩子检查起来。听诊器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随着每一次轻微的按压,都能捕捉到孩子体内最细微的声音。经过一番细致入微的检查后,孙乐阳的心中已有了答案。他轻轻放下听诊器,对老爷子说道:“老人家,您孙子这是得了蛔虫之症。这种病症在孩子中较为常见,多因饮用生水或食用不洁食物所致。”

听到这里,老爷子的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他连忙问道:“那可如何是好?这孩子平时就爱在河边玩耍,说不定就是喝了那里的生水。”孙乐阳微微一笑,安慰道:“您也不必太过担心,只要以后多加注意,不让孩子再喝生水,再配合我开的药方服用,很快就能康复的。”说着,他从桌上拿起一袋早已准备好的药材递给老爷子,“这是驱虫的药材,回去后按照我写的用法煎服即可。”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老爷子接过药材,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他连连向孙乐阳道谢:“老身多谢乐神医了!您真是活菩萨转世啊!这孩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怎么向他爹娘交代啊!”说完,他拉着孙子的手,千恩万谢地离开了若水堂。

接下来的时间里,孙乐阳继续接待着一位又一位的病人。他们中有的年迈体衰,有的年幼体弱;有的病痛缠身多年,有的则是初次发病。但无论病情如何复杂多变,孙乐阳总能凭借自己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经验,一一为他们找到病因并制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他的话语温和而有力,每一次诊断都像是在给病人注入一剂强心针,让他们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流逝得飞快,转眼间天色已晚。若水堂内的灯光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温馨而明亮,但外面的街道上却已是人影稀疏、万籁俱寂。孙乐阳抬头望了望窗外的天空,心中涌起一股淡淡的疲惫感。他知道自己已经连续工作了很长时间需要休息了但看着还在排队等候的病人他又忍不住想要继续坚持下去。

然而就在这时云十一轻轻地走进了诊疗室对孙乐阳说道:“师傅天色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