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斋的东家回复说可以做,只是缺乏人手,做起来也格外费时费力,因此有些难办。
难办就代表可以办,那洋人闻弦歌而知雅意,送了一个力气大一些的女仆和一千两银票,这女仆是个土生土长的花城人,因干活勤恳,学番文还特别快,就被那个洋人留下做饭买菜什么的,但是总吃不到面包实在伤怀。
小丫得了这么大笔的银钱后,乐开了花,其实也就是物以稀为贵罢了,真要到了洋人的地界儿,自己的手艺可就不值钱了。
由此,小丫又开展了面包教学,只是先教会了那名女仆和自己的两名徒弟后,她才开始对外公开宣称要教授一种洋人的主食面包。
自然也是先让有意者试吃之后,才开始有人报名学习,因为面包学起来比较费力,小丫特意筛选了想学艺的人,只要能够吃苦耐劳,力气较大,还识文断字的人来教,当然学费也是水涨船高,每人一百两银子,这样有门槛收学生,更是让面包手艺显得金贵起来。
报名的人更多了。
第一批学成面包的人开始开店后,才真正感到了这笔银子花的真值,不仅洋人喜欢吃,每日都离不了。
本地人也是常常来吃,就跟早饭要吃个包子水饺一样,蛋糕虽好,不仅价高,而且太过甜腻,吃一点还行,吃多了可是受不住,这面包却可以天天吃都不腻,这才是门好买卖啊。
眼看着小丫的糕点学堂越来越红火,三个少年的积极性也很高,安鸿宇家派人送的东西和人也都陆续到了,看着父亲送来的教书先生,安鸿宇有些心虚,这些日子功课是有些荒废了,可是当先生让他作篇文章来,还是跟海贸有关时,他顿时洋洋洒洒就是几千字,而且言之有物,立意也新。
那先生知道他这些日子没有白待,长进不少,虽用词有欠妥之处,见识却是不同了,跟原来在家里时不一样了,现在朝廷一直在讨论是否要放开海贸的问题,此时在这海贸的前沿也是一种更好的学习吧。
这也是安大人不仅不阻拦,还给他派先生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