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一章 二武(1 / 2)

凤舞隋末 隔壁老黄哥 2438 字 2020-08-21

对于佛教和佛家的事情,喜欢看科教片和纪录片的黄小刚,对这方面的了解可要比双学士厉害多了。

瞧瞧佛教自西汉的汉哀帝时期(前25年-前1年)传入中国,至隋末时代这漫长的六百多年间,它就经历了两次“灭佛”,分别是“魏太武帝灭佛”和“北周武帝灭佛”,也称“二武”灭佛!

而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为什么要“灭佛”,显然不是他俩吃多了没事干,而是当时佛教的一些骚操作非但没有帮助统治阶级搞好愚民政策,还切实的伤害到了当权者的利益,这也才自找灭亡招来祸事。

先说魏太武帝(拓跋焘,408年—452年),这厮是个胡人(鲜卑族),他本来对于佛教和道教都无敌意,始光元年(424年,这厮当时十六岁)继位后,在宰相崔浩的劝谏下,改信道教的天师道。

然后,在这拓跋焘继位之初,倒也经常引高德沙门和道教高人,与共谈论,受益颇多。

但是由于当时的佛教势力发展过于迅猛,佛教徒人口增加,且佛教徒也善于利用当时的一些政策漏洞,如沙门子弟可以免除租税、徭役等,于是贫穷人家的子弟纷纷出家为僧来逃避徭役,而富贵人家也借寄托“福田”的名义投献土地到寺庙名下逃避税赋,使得国家在军事战争中日益感到人力物力的缺乏。

另外佛教进入中原后也吸收了谶纬学说,搞一些神秘理论,妨害到了皇帝的权力,而这还不是最过分,当时的佛教因为是完全脱胎于古印度的大乘佛教,所以私下里还推崇着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加上佛教进入中国时正式两汉时代,自然将汉人列为高种姓,而什么鲜卑胡人就肯定呵呵了。

反正,拓跋焘对佛教的容忍也是有一段时间,直到太延四年(438年),忍无可忍的拓跋焘也才诏令五十岁以下沙门尽皆还俗,以从征役,解决翌年西伐北凉所需的人力问题。

到了太平真君五年(444年),拓跋焘又才正式下了灭佛诏,指责沙门之徒,假西戎虚诞,生致妖孽,非所以壹齐政化,布淳德于天下。

规定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有私养沙门及师巫、金银工巧之人在家者,限于二月十五日前遣送官府,不得藏匿。过期不送,一经查实,沙门身死,主人门诛,以加强政治控制。

而且在拓跋焘镇压盖吴起义(445年)的同时,发现关中地区的佛寺内藏匿武器,拓跋焘怀疑僧侣与盖吴相勾结,于是在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再次下诏灭佛。

宣布佛教为邪教,在各地焚毁所有的佛像和佛经,沙门无少长悉坑之,禁止佛教的传播。

经过拓跋焘的灭佛,北方地区佛教势力一时陷于衰落,直到拓跋焘死后,继位的魏文成帝拓跋濬颁布了复佛法诏,才得以复苏并发展。

不过,也才过了堪堪百余年,到了北周武帝时期(宇文邕,543年―578年),当时的佛子佛徒又特么自己花样作死,搞得宇文邕忍无可忍,只能是再次灭佛。

那么,当时的佛家佛徒高僧们到底干了什么好事呢?

简单来说也就是三事敛财、惑民、争权。

先说敛财,当时的佛家高僧们可以说是记吃不记打,“魏太武帝灭佛”也才过去百余年特么就好了伤疤忘了痛。

据记载,当时的佛徒人数又发展到了二百余万,全国寺院三万余所,占北魏人口十五份一,且民间言僧徒滥杂,寺庙多币。甚至周武帝亲政后第二年,关中荒旱,命当户拿口粮出来卖,而寺僧却借荒年放高利贷,奸人亦有匿於僧法之下,甚至图谋造反。

后说惑民,这前面说到当时的佛教徒有两百多万,寺院也有三万多,因此这人寺一多,各种事情也就自然多了起来,而问题的关键则在佛教学派也同时发展增多,其中的典型就是净土宗和禅宗。

当然了,净土宗和禅宗的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