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长公主乃是启帝的亲姑姑,她眼看着启帝踩着兄弟的尸骨坐上了君位,眼看着启帝为着心中的疑心诛尽了宗室的亲族。
先帝膝下儿女众多,但经过惨烈的夺储之争后便只余下了启帝一脉,那时在宗室之中与启帝血脉相连的也唯有先帝的亲妹,启帝的亲姑姑端静大长公主了。
大长公主是看着启帝长大的,在启帝年幼时亦是真心疼爱着他那个不受宠的亲侄子的,在启帝成功夺位之后,一则是念着自幼在大长公主膝下长大的一点情分,再者便是眼看着大长公主府只余下了流云郡主一点血脉,这才暂时肯放下了疑心,善待于整个大长公主府的。
流云郡主虽是女流之辈,却也的确是沐氏一族的血脉,再加之沐氏一族世代镇守北境,身受北境蒲城百姓的爱戴,启帝一直疑心着北境的百姓长久在沐氏一族的统领下会只识得沐王,而不识得大周的君主,这才会以不忍大长公主受风霜之苦为由,将她留在了帝都的大公主府中的。
世人皆知大长公主与沐老将军鹣鲽情深,恩爱非凡,更何况当年太祖因着疼爱大长公主才会将兵权交到了长公主手中,只要大长公主被困于帝都,远在北境的沐老将军便不敢轻易动了谋逆的心思。
直到流云郡主沐倾婉巾帼不让须眉之名传遍了整个大周,方才会又牵动了启帝那一颗怀疑的心,因着疑心沐氏一族想要利用流云郡主夺取兵权意图谋反,这才会急着一纸诏令将流云郡主召回了帝都的。
启帝召回流云郡主本是想以婚嫁将她永生困于帝都的,却不想北境很快便传来了沐老将军阵亡的消息,一代忠臣良将为国捐躯,北境百姓自愿缟素默哀,可远在帝都的启帝却是在接到沐老将军阵亡的消息时,终是可以深深地吁出了心底的那一口气,好似一直哽在心中的一根刺如今终于被利落的拔除了。
沐老将军归西后,北境主帅的位子自然便是由沐老将军的义子楚临渊承袭的,但义子终归不是本家子弟,当年太祖亦是将兵权赐给了大长公主,如今大长公主府既无子嗣,又无赘婿可以继承兵权,那么在大长公主百年归去之后,这兵权自然也是要回到帝王手中的。
大周乃是以男子为尊的,哪怕当年的太祖爷百般疼爱着大长公主,甚至将兵权赐给了大长公主护身,但大长公主却是因着女子的身份不能披甲上了战场,最后只能是将兵权交给了太祖亲自为她选的驸马沐老将军手中。
启帝既然已是对沐氏一族生了疑心,哪怕是流云郡主要择婿,那人也定是启帝为她挑选的,倒不如将婚事一直拖下去,如此一来兵权还能暂时留在楚临渊的手中。
流云郡主不愿轻易择婿的心,启帝自也是看得明白的,之所以没有过分为难于她,一则是因为启帝不想逼得太紧,唯恐北境的楚临渊生出什么叛逆之心来,二则便是流云郡主哪怕是择了郡马,也定是启帝赐给她的傀儡,定也是没有本事能够独立统领了北境的三十万铁骑的,倒不如由着流云郡主终身不嫁,只要流云郡主一日被启帝留在帝都,远在北境的楚临渊便一日不敢轻易生了谋逆的心思的。
楚临渊乃是沐老将军从战场上救回的孩子,一直养在沐老将军膝下,楚临渊与沐老将军不仅有父子之情,更有同袍之义,故而启帝心中也明白,楚临渊是绝对不肯背弃了沐老将军临终前托付给他的大长公主与流云郡主的。
只要楚临渊顾忌着帝都之中的大长公主和流云郡主,不至于生了反叛之心,启帝自然也是乐意维持着如今平衡的局势的,待到大长公主百年之后先祖赐下的兵权也终是要回到帝王手中的。
启帝只知道楚临渊是忠于沐氏一族的,可奉命潜伏在楚临渊身边的璧雪却是窥探到了他对流云郡主的一片痴情。
璧雪乃是聪慧的女子,心中又知晓了帝都中的局势,自是能分析出上官清峑要她潜伏在楚临渊身边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