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帝王的疑心(2 / 3)

崇敬之人非皇后或皇贵妃,乃是古时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大长公主府后院中之所以栽种了满园的木兰,皆是因为流云郡主钦佩替父从军的花木兰之故。

知女莫若父,沐老将军又岂会不知道爱女自小便有木兰之志,正是因为知道方才会默许了流云郡主随着楚临渊上战场的,不过是老父亲待小女儿的一份溺爱之情罢了,可落在帝都启帝的眼中却是生出了忌惮之心的。

沐老将军虽是为女儿身,男儿志的流云郡主而感到骄傲,心中却也是知道哪怕是流云郡主再如何能干,命定的女儿身亦是注定了她不能同男儿那般保家卫国的,待她上过战场,了却了夙愿,将来终究也是要嫁作人妇,如所有的深闺女子一般被禁锢在后院的一方天地里的。

楚临渊亦是同沐老将军一样,知道流云郡主纵使是有木兰之志,却也是始终不能如男儿一般为了天下万民抛头颅,洒热血的,终究也是要在及笄之年时嫁做人妇,而后终身被困于后院的一方天地之中的。

一位是自小将流云郡主当作眼睛珠子宠着的父亲,另一位则是自小便疼爱着她的兄长,这二人无疑是最为了解流云郡主的人,正是因为了解,方才会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带着女儿身的流云郡主上战场的。

十三岁的流云郡主,亦是亲眼看着父亲与兄长为了北地的百姓在战场之上与北召的军队厮杀着,那时的她因着年少亦是少了许多顾忌的,这才会在楚临渊重伤后,不顾身边将领的劝阻,毅然决然的骑着烈马,趁着夜色独自闯入了敌军将领的军帐中,拼着鱼死网破的决心顺利斩下了敌军将领的首级。

那是十三岁的流云郡主第一次杀人,冲动而不计后果,若不是那时的楚临渊强撑着伤躯,带着两万精兵冲入了敌军的阵营救下了流云郡主,结局恐怕真会如流云郡主料想的那般乃是鱼死网破的结局。

夤夜潜入敌军军营斩获敌军将领的首级,很快流云郡主巾帼不让须眉的威名便已是传遍了整个北境,当传到帝都启帝的耳朵里时,帝王的疑心便足以让他以择婿为名在流云郡主十四岁那年将之召回了帝都。

沐老将军自是知道启帝以择婿为名召了流云郡主回京乃是因为生了忌惮之心的,本是一个父亲待幼女疼爱之情,落在握手权柄的帝王手中,便以为沐氏一族生了借着流云郡主夺回兵权的不臣之心。

在启帝下旨召回了流云郡主之后,亦是为她下旨招婿,怎么看都是启帝对大长公主府的眷顾,想要为郡主这个表妹匹配一位佳婿。

流云郡主除了是沐老将军的嫡幼女,更是启帝的亲表妹,兄长下旨为表妹择婿,自然也是美事一桩的,但明眼人一看便知启帝是想用婚嫁将流云郡主困于帝都之中,更想要借着郡马的身份分去沐老将军手中的兵权。

启帝的忌惮之心已是昭然若揭,但聪慧如流云郡主亦是懂得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这个道理的,哪怕知道启帝明面上是想要为她择婿,实在是要她在帝都的世家公子中选出一位为郡马,而那个人自然不能是流云郡主心仪之人,更不能是高爵显贵的世家公子,必定是要启帝先点过头后,流云郡主方才能择来做自己的郡马的。

那时的流云郡主并未有心仪之人,当她得知启帝的谋算后不过是寒心一笑,随即便是应下了的,她是沐氏一族最后一点血脉,本是想要效仿着古时的木兰替父从军,护得边境百姓与帝都的大长公主一世安稳的,不想却被启帝疑心至此,帝王的猜忌与疑心在那一刻便是悬在流云郡主挚亲之人头上的一把屠刀,为了北境的父兄,为了帝都的大长公主,那时的流云郡主不得不亲手扼杀了那个有着木兰之志的女子,只能是依从着启帝的命令嫁做人妇,从此被困在后院的一方天地间的。

想来苍天还是怜惜着流云郡主的,让她在认命之后复又摆脱了命运的束缚,但同时苍天又是残忍无情的,流云郡主虽是摆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