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行远自迩(4)(3 / 3)

男人五十 魏一 1966 字 2个月前

的荷花,以前肖岳只是晚上来过这里,南北一望,肖岳感觉所谓的海,就是一个大池塘,但想想这是北京的中心,又是元明清和现在国家真正的政治中心地带,能有这样的海,还真是很好的风景区。

“小彤,这里有超市没,我们去看看喝什么酒。”肖岳突然想起了没有带酒,就部问她。

“切!我已经让我哥带了!够你喝的!”她道,这下搞的肖岳有点不好意思了,傅晓月则是看了两人一眼。肖岳就嘟囔了一句:“我又不是酒鬼!”两人听了同时笑了起来。

来到了饭店门口,肖岳一看是栋三层楼,外饰也是仿古的装饰,门头上是明显的清真风格的装饰。招牌乃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胞弟溥先生于1988年所题,苍劲中透着灵动。门口左边是外卖部,看样子是以烤羊肉串为主的,已经有人在排队购买了。

“那就是银锭桥,始建于明代,建在前海和后海之间的水道最窄处,为南北向的单孔石拱桥,南北横跨在连接两海的细脖处,长12米、宽7米、高8米、跨径5米,有镂空云花栏板5块、翠瓶卷花望柱6根,因形似银锭故称银锭桥。是什刹海的风景之一,燕京小八景之一。过去站在银锭桥上可遥望西山,故景名为‘银锭观山’,现在天气好时也可以看到!”穆彤道,肖岳感觉她有口气中透出着兴奋,看来这些吃货们肯定都是有情怀的。

肖岳就仔细的看了看那银锭桥,汉白玉的桥栏和洒水道两边浑然一体,各色的荷花在两海中争奇斗艳,加上水道两边古香古色的建筑群,怎么看都给人一种美感,不由的想起了“荷叶罗群轻越水”和韩瑾,心中充满了幸福。

大厅有五六百平,里面是以木饰为主的现代化装饰,吧台后边被屏风隔开了,但从缝隙中可以看到里面有三排园桌子。外面是三排十五张四人桌,墙上有风景画和书法作品,那幅《酒香不怕巷子深》肖岳愣没看懂是谁的作品,问一个服务员,她只是摇了摇头。

“呵呵,肖哥,这里最出名的书法,当然是以下几位的作品。黄苗子先生为烤肉季提写的‘赴月’,老舍夫人胡絜清为其书‘赏荷亭’,更有黄华先生题写的‘北国风味,四海同欢’,费孝通先生的题词:‘银锭桥观山一景,烤肉季烤肉一绝’。这名人的书法名人的足迹,更使烤肉季增色添香。”穆彤过来介绍道,看来她也不知道那《酒香不怕巷子深》是谁写的。

二三楼的走廊也是枣色木饰风格,墙上镶有饭店的特色菜品介绍栏,内有灯光透射,肖岳看时感觉眼睛不是很舒服,就有点不明白老板为何非要这样安排了,好在菜品的介绍栏没几个。但以想到“行大欺客”一句就摇了摇了头,在心中叹了一声。

男人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