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这些皆令人心生厌烦。至于太监宫女们,更是尽显奴才的嘴脸,起初自己还能够以礼相待,和善处之,时间久了亦只当他们是普通的下人罢了。反而不如园中的凤、卿、钗、云等女子,虽说她们与自己身份有别,却各自拥有独特的性格与气质。只是园子里的女子虽好,与她们相处交往虽能带来欢乐,却因身份地位的差异,终究无人能够与自己真正地敞开心扉,畅抒内心的真情实感。心中这般快意之事,竟然找不到一个合适之人可以倾诉分享。这与女子们的相处,就如同穿着华丽的锦衣在夜间行走,无人得见,难以尽兴。唯有王府里的侍女小月,可与她言说知心话语。便是与女子们相处过后,回到王府之中亦常常会与她分享其中的点滴。如今想来,心中懊悔不已,后悔当初不该将她留在王府,理应带她一同前来。此刻泛舟湖上,若是能够将她拥入怀中,轻轻抚摸她的秀发,向她倾诉前几日与宝钗相处时的欢乐趣事,小月她向来善解人意,定会静静地聆听陪伴,如此与她分享,该是多么畅快惬意之事啊。
正自遐想之际,扁舟已然行至湖心之处,只见湖中有一座小岛,岛上建有一方四方的湖心亭。此亭乃是以紫衫木精心砌就而成,并未施加华丽的漆饰,仅仅保留了木材原本乌黑的本色,经天然雕琢之后,更显古朴雅致。亭子孤立于湖中,沐浴着湖中的水气,仿佛在吞吐着天边的霞霓,远远望去,若隐若现,似真似幻,仰赖着天空洒下的天光,俯凭着岸边的礁石,清晨润泽于晨露之下,夜晚采集那月华之光,颇具一番独特的雅趣韵味。弘昼见此情景,心中更生遗憾之感。心想这岛上的小亭,如此风雅宜人,若是当初能够携小月一同前来,在这亭中互诉衷肠,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即便小月因忙于打理王府内务而无法前来,适才自己亦应该带上可卿一同出游,在这湖中亭内,有佳人相伴在侧,方才不辜负这般美景良辰。
继续阅读
然此刻折返亦罢。环顾舟上四个宫女,虽有几分姿色,往昔或可令人瞩目,然如今与可卿相较,恰似繁星之于皓月,皆为寻常之色,弘昼此刻亦无兴致与她们亲近。遂离舟登岸,步入湖心亭观景。未及细看湖光水色,便见亭内有一方石案,四张石凳。案上竟有一镇纸压着一方绢帕,拿起细观,雪白绢帕上有一首工楷小令,笔迹娟秀细腻,藏锋玉润,定是女子手笔。弘昼细细品读,心中不禁一动,竟是情致深婉之词:
玉楼春
晓窗寂寂春情稠,尽把芳心深意诉,低眉敛翠不胜春,娇啭樱唇红半吐。
匆匆已到欢娱处,轻嗔汨汨连夜雨。枕汗衾热不成眠,更尽灯残天未曙。
弘昼见状,心中暗自思忖,此等词句情感细腻、表意幽微,绝非园中那些未经世事的少女所能创作,定是已为人妻或已与自己有过较深交集的女子所为。论及文采,凤姐、平儿或瑞珠等丫鬟恐难有此功力。论性情,宝钗端庄、湘云爽朗,亦不似会留下这般词句。唯有可卿较为可疑。只是这绢帕墨迹,看似不过一两日,自己昨夜宿于天香楼,若为可卿所作,又怎会遗落于此?若为他人…… 心中一一细数园中女子,竟猜不出是何人。无论是谁,留此等词作于此处,未免太过疏忽大意。
弘昼见随侍宫女皆非可托付之人。思索片刻,命随从宫女取出笔墨,于那方绢帕上留了几行字。本欲盖上随身所带 “和乡居士” 小印,摸索一番方觉忘于天香楼或顾恩殿,遂罢。又仔细端详那娟秀笔迹几眼。侧身对宫女道:“罢了,回去吧。”
回至湖之西岸,宫女问道:“主子是回天香楼么?”
弘昼思索片刻道:“去枕霞居吧…… 不…… 嗯…… 来啊…… 我们去顾恩殿正殿,你…… 去一趟缀锦楼,你…… 去一趟天香楼,叫两位妃子通知园子中所有人,今晚,本王要在顾恩殿开盛宴,进园子许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