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贤伉俪冰释前嫌 义父子心有灵犀(2 / 3)

年轻官员扛担子,朕也只能行此权宜之计。尽快择期安排殿试吧!”

“那读卷官人选还需陛下钦定。”

“此次殿试只是排名次,不黜落,也不必糊名,各家有子弟参加的也都不必回避。就内阁你们四位再加上李勉、邱维屏、许衍和歧郡王吧!对了,柳恢这次又没考上?”

罗汝芳苦笑摇头:“臣惭愧!”

祁翀笑道:“自己的学生都没录,可见先生公正无私!不过,柳恢资质实在平庸,也不怨先生无能,先生不必内疚。”

“就是!”杜延年也道,“李家那三位不是考上了两个吗?都是一个先生教的,可见还是要看禀赋!”

“李家是哪两个?其他几家的子弟都考的如何?”祁翀问道。

“李家是李益和李旭考上了,最小的李观落榜了,不过他才十五岁,未来可期。杜相的族侄杜适、许衍之子许允、邱家的邱绍勋此次都是榜上有名。”

“嗯,书香门第,后继有人,也是好事一桩。此次可有惊艳之才?”

“有,江南栾鸣凤、江北倪文俊俱为高才!尤其是倪文俊,虽出身商贾,然志气浩然,文笔斐然,乃上佳之资!”

继续阅读

祁翀闻言情不自禁地嘴角上扬,网罗天下英才尽为己用,天子之幸莫过于此!

杜延年突然想起一事,问道:“陛下之前曾言及今科进士都先放到各部去实习,臣正不知该如何安置,还请陛下示下。”

“此事要稍作改动了。内阁依然留侍中十人,八部每部留十人,剩余的全部去江南参加度田。原八部六品以下官员以及内阁侍中尽可能地外放,填补地方上的空缺。”

“臣明白了!”

“朕这里还有两道诏书,”祁翀从御案上拿过两个卷轴分别递给了罗汝芳和杜延年,“一道是给罗先生的,即日起罗先生正式升任次辅;另一道是给刘璠的,由内阁发出。”

“钦命刘璠为江南度田大使?”杜延年对于第二道诏书有些惊讶。

“朕已经跟刘璠谈过了,之前咱们拟定的那份江南度田具体方略也都交待给他了。另外,王丘一改任度田副使,辅助刘璠。江南度田下个月便要开始,短则半年,长则八九个月,最迟明年初便要全部完成,而且要尽可能的不误农时!”

“陛下既已定了钦使人选,那内阁便要抓紧组织人手了!臣等这就回去准备相应事宜!”

杜、罗二人领了差事匆匆离去,祁翀则宣了侍中拟诏,诏书还未及用印,柳敬诚又有事求见。

“陛下,舍弟明诚命人将南孔的藏书都运送回京了,共五万余卷,您看放置在何处妥当?”

“暂时存放在国史馆吧,让辛馆长他们做好目录送来。”

“是!另外,随着书一起回来的还有个人,叫乔履谦。臣不知德甫此举何意,特来请教陛下。”

“乔履谦?”祁翀大喜,刚想夸一句“义父做事麻利”,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找乔履谦的旨意此时就算到了建州也应该是刚到不久,柳明诚办事效率再高也不可能收到旨意后两三日便让乔履谦出现在京城。那就说明柳明诚将此人送入京中是他自己觉得此人可用,而非因为他的寻人旨意,这同时也说明,柳明诚对于乔履谦此人是十分认可的!

“先将此人安置在忠顺侯府中,他原是东吴帝师,就让忠顺侯服弟子之劳吧!另外,伯父今晚可以先替朕设宴款待他,请内阁几位辅臣作陪,择日朕再宣他入宫一见。”

“臣领旨!”

“听说这次柳恢又没考中?”

提起不争气的长子,柳敬诚一脸郁闷,长叹一声道:“唉!犬子愚钝,实在令臣难以启齿!”

祁翀安慰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文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