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孔永熙暗中谋划 正宪帝改革军制(2 / 3)

军的贪腐还是十二卫和厢军的无能,都指向了现今军队制度的弊端,所以,军制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四叔、八叔,你们草拟的改革方案朕看过了,换汤不换药,不是朕想要的那种改革。朕也拟了个方案,你们看看。”

祁樟接过祁翀递过来的折子,展开来和祁榛头碰头凑在一起翻阅,看完之后二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疑惑。

“陛下,这军制革新之法中有许多内容臣等不甚明了,尤其军区一说闻所未闻,能否请陛下详释一二。”祁榛合上折子道。

“好,那朕就说说。”祁翀站起来在殿中踱步道,“先说京城。十二卫存在的本来目的是拱卫京畿和皇宫的安全,可现在的十二卫能力、忠诚度都大不如前,朕的安全指望他们显然是不现实了!所以,朕已经成立了御前侍卫营专门负责皇宫安全,此外,再由庆王自此次的南征军中择八万有功健儿成立两支军队,一支是京兆府辖下的军巡司,扩充至三万人,品级也要提升,完全承担起京城的治安防御之责;另一支五万人,驻扎于京城附近险要之地拱卫京城,这支队伍直接隶属于朕,名字就叫京营。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十二卫干脆便全部裁撤,所有士兵编入其他军队之中。而且,今后这两支军队的兵源都不直接从百姓中招录,而是从边军中择优抽调,这两支军队俸禄也依然要高于其他军队。此事要形成制度。

再说地方。太祖皇帝将八支禁军全部置于边境,地方州县则只有厢军,这固然有防外敌重于防内患之意,但也有失偏颇。就说前年吧,流民自京西路一路向东,席卷了小半个大渊,多少州县官束手无策,为何如此?除了少部分官员心怀叵测、有意放纵之外,主要还不是因为地方上没兵吗?没有禁军,厢军战力又差,结果就只能任由流民过境。

朕的意思是,这次禁军、厢军要一体改革,今后不再有禁军、厢军之分,只要符合条件者皆同等参军、同等待遇,不符合条件者一律给钱遣散。今后,设置一个年龄界限,佰长以下的士兵到年龄就要退役,以确保军队的主力永远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

禁军、厢军合并之后,将除了京兆府之外的地方划分为九个军区,每区可置军三至六万不等;另外,济沧、捧日、天雷三军不隶属于任何一个军区,直接归枢密院管辖,其下统军亦各在三至五万之数,全国总兵力则维持在六七十万上下,不超过八十万。

每军区依旧设大将军一人总领军区内所有军队的调度、训练之责以及麾下六品以下官员的任免,但大将军仅有在本辖区内调动军队之权,非战时如需越界调动,则权力在朝廷。

军区之下设卫、所分守辖区险要之所,卫所之数与驻守人数根据情况而定。分置于各地的卫所,除了听大将军调度之外,闲暇时也可应州县官之邀,协助地方捕盗镇反,承担原本的厢军之责。

九大军区及三支特殊兵种皆归枢密院管辖,枢密院内部机构也要改革,今后主要负责的是军事情报的收集、五品以上武将的任免、重大战役的指挥等等,兵部则负责军械、军饷、军功、征兵、惩戒等事宜。

此外,所有军区内皆设置御史之职......”

祁翀说到这里看了一眼许衍,许衍这才明白自己被叫来参会的原因,顿时专注了起来。

“每卫皆设军御史一人,每军区设提调军御史一人、副职二至三人,总负其责。军御史由枢密院和御史台共同任命,同时对二者负责,其职责就是纠察军中违法乱纪之事,若有查处,直接呈报军法司。

兵部亦于各军区设置军法司。今后凡有干犯军法者,除二十杖以下轻罪可由各卫所主将自行处置外,凡重罪一律交由军御史查证属实押送至军法司,经军法司审理无误,再行定罪量刑。

大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