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举告崔家子弟不法事迹了。毕竟昨日有人开了个好头,当天举告、当场受理、当天查清,衙门这样的效率何时见过?
尤其是在见到禁军将崔家男女老少一律绑缚押解进京之后,崔家要被灭门的消息便越发真实了起来,于是当地百姓对崔家的敬畏之心终于被彻底打破,墙倒众人推这个道理历来便是颠扑不破的。
六月最后一日,承平帝更是在朝堂上亲口宣布重审罗汝芳“投献田案”,由御史中丞陈怀礼、大理寺卿邱维屏、刑部尚书康安国三司会审,罗汝芳、袁继训作为本案重要涉案人员被暂时羁押大理寺狱候审。
崔慎当殿请求辞官回府待罪,承平帝却出人意料地没有答应,反而好言安慰,极力挽留。
下朝之后,崔慎面如死灰,如行尸走肉般回到府中,从此称病,闭门不出。
也是这一日的下午,崔家男女老幼及数不清的家财终于被禁军押解进京,浩浩荡荡的队伍绵延数十里,前面打头的已经到了越王府,后面殿后的还没有从纪陵县出发。位于纪陵县的十座崔家大宅也纷纷被打上了封条,遍布京郊各县甚至其他各路的崔家田庄也陆陆续续在当地衙门的协助下被收缴,一窝蜂地涌到衙门去登记要回自己田产的农户更是不计其数,其中甚至不乏趁机浑水摸鱼之辈。此为后话。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也正是这日傍晚,一乘双驾马车来到了大长公主田庄门口,通报之后,柳明诚一路小跑着出了庄门,拜倒在马车面前:“弟子柳明诚恭迎先生!”
门帘撩开,崔鸣搀扶着一位鹤发老者缓缓下车。老者面容慈祥安泰,皓首长眉,一派大家气度,身后跟着一名书童和一个充当车夫的学生。
“我还以为你不愿意见我呢!”老者笑着扶起了柳明诚,“德甫,这次,为师可是来求你来了!”
“先生放心,弟子一定尽力在秦王殿下面前斡旋!”望着风尘仆仆的业师,柳明诚终于决定次日回京!
然而夸下海口的柳明诚却没能说服自己的义子,事实上,祁翀在听到柳明诚求见的通传后,直接便让韩炎带话给他——如果是为崔家求情而来,那就不必见了。
闻听此言的柳明诚直接跪在了秦王府二门前,然而一向与柳明诚情同父子的秦王殿下这次却狠心地选择了避而不见,与此同时,宁远郡公世子也在参与审理崔家之案的消息也传了出去,这矛盾之处令众人大感困惑。
“兄长,柳明诚他们搞的什么鬼名堂啊?不都说秦王与宁远郡公情同父子吗?他就这么忍心让柳明诚跪在大太阳底下?我刚才派人去偷偷看了,还跪着呢,这都快三个时辰了!”吴家宅邸里,吴文玄向吴思玄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秦王与宁远郡公情同父子是不假,可越是如此越说明此事背后真正做主的不是秦王!秦王也有他的为难之处啊!唉!”吴思玄叹了口气道。
“您要这么说的话我就明白了,柳明诚碍于业师的情面不得不出面求情,可他心里明白崔家的结局根本不是他和秦王能改变的,所以派出世子协助许衍,如此一来既全了师徒之情,也不失君臣之义,两不得罪!好手段呀!”
“是啊,宁远郡公如此作为,难题就抛给了后渠先生。他若仍执意通过自己的爱徒向秦王施压,那名声受损的就是他了!世人都道柳二郎正人君子,却原来也有这份好心计!”吴思玄感慨了一句,眼中愁容更甚。
吴文玄转念一想道:“诶,兄长,既然崔家已是鱼肉,那咱们是不是也趁机打上一耙子,说不定还能缓和跟陛下的关系呢!我听说其他几家都在这样做了!”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这种落井下石之事别人做我管不着,可咱吴家不能这么做!”吴思玄正色道,“我当初一时糊涂听信了越王的蛊惑,去拥立什么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