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王嬷嬷陈述往事 皇家女遇人不淑(2 / 3)

。他当时的解释是,孩子尚小,能否长大成人尚未可知,不宜过早册立。考虑到此间幼儿的夭折率,简泽的解释似乎也有道理,颍川公主不疑有他,没有再坚持。

再之后又过了两三年,简泽的母亲韦老夫人病重,此时二夫人韦氏恰好又怀孕了需要养胎,幼妹简漪尚在襁褓中也需要人照顾,家中诸事无人打理,简泽便以为母亲侍疾兼打理家务的名义要求搬回侯府居住。

本来颍川公主是不必同简泽一起搬回侯府的,但她偏偏是一个被《孝经》洗了脑的“贤惠”女子,再加上简泽的一番忽悠,她便决定放下公主的身段,随简泽一同回府为韦老夫人侍疾。

可她万万没想到的是,自跨入侯府大门之日起她便掉入了简泽的圈套之中。

简泽劝她说,侯府屋少人多,不缺下人,而且只是暂住,因此没必要将公主府的下人都带回去,颍川公主因此便只带了一个老嬷嬷和一个半大的小姑娘袖儿跟在身边伺候。

可真住进了侯府,颍川公主才知道,无论婆婆还是妯娌都不是好相与的。韦老夫人处处挑刺不说,就连二房的韦氏都时常出来作个妖。她们虽然不敢明面上将颍川公主怎么样,却处处让她过得不舒坦。

继续阅读

这事儿如果搁在祁清瑜身上,侯府都能给掀翻了个儿,可偏偏颍川公主生性懦弱,遇事只会息事宁人,从来不敢多事。

而且,她虽然是世宗皇帝唯一的女儿,但却是庶出,在世宗皇帝那里本就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她不是没找世宗皇帝哭诉过,但对于世宗皇帝来说,一个庶女的幸福远比不上笼络一位手握兵权的开国侯要紧。因此,对于女儿的委屈,世宗皇帝也只是将简泽叫来,不痛不痒地批评了几句而已。告状的次数多了,颍川公主反而被世宗皇帝训诫,让她好生侍奉家婆,不可无事生非。

简泽回府后,一面甜言蜜语好生安慰妻子,另一面却又暗中严令下人不准让颍川公主外出。韦氏姑侄知道颍川公主在宫中没有得到支持,便更加肆无忌惮,将她当做仆人一般吆来喝去。颍川公主常常以泪洗面,苦捱度日。

若只是受些委屈还则罢了,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才是让颍川公主丧命的导火索。

就在韦氏生下简崮后一年多,韦老夫人终于药石罔效,撒手西归。颍川公主为了丧礼忙前忙后,累的憔悴不堪。

这一日,宫中遣中官前来致祭,简洋自己一个人在前头灵堂忙活,见状忙来寻找大嫂,询问兄长的下落。

二人只当简泽累了,到书房中暂歇,便同往书房寻去,走近之后却听见一阵突兀的嘻笑声,颍川公主顿时如五雷轰顶一般怔在当场,再看简洋也是乜呆呆发愣。

那声音分明就是韦氏的!

比颍川公主更加懦弱无能的简洋怔立当场半日,最后竟转身而走,将眼前这个尴尬局面独自留给了大嫂去面对。

颍川公主心如刀绞,思忖半日最后还是决定避开这一幕,只是安排了一个下人去通知简泽,自己也回到了房间。身边的那老嬷嬷极力劝说她趁着中官在府中的机会将此事闹大,直接上达天听,若是陛下知道简泽如此胆大妄为,无论如何也不会再袖手旁观了。可颍川公主犹犹豫豫,生生错过了最佳时机。

听下人说适才颍川公主和二老爷在门口站了半日,简泽便明白自己的秘密泄露了,他不慌不忙,到前面灵堂接待了前来致祭的贵宾后方才回到颍川公主的住处。

见到妻子后,简泽“扑通”跪下,声泪俱下,痛悔自己一时没把持住做下丑事,苦苦哀求妻子不要声张,否则不但自己前途尽悔,侯府满门上下都会受到牵连。若是被夺去爵位,将来简嵩的前途也会受到影响。他还承诺等母亲孝期一过,便为简嵩请封世子。

颍川公主再次被丈夫蒙蔽,心中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