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押房内犹有色心 公堂上吓破贼胆(2 / 3)

家传绝技的,许衍少年时代便看着父亲如何整治恶少,自然知道审讯这些纨绔子弟的技巧,他不动声色道:“刘文敏,今有原宫廷造办处玉匠金厦告你勾结造办处勾当冯全节谋夺家传玉佛一尊,可有此事?”

刘文敏心中顿时一慌,他强装镇定,头摇的拨浪鼓一般:“没、没、没有,绝无此事!”

许衍不慌不忙,胸有成竹道:“带金厦!”

不多时,绰号“金傻子”的玉匠金厦一瘸一拐挪上堂来,将所告之事一五一十叙说了一遍。

原来,金家乃是玉匠世家,自前朝时便是宫廷造办处的玉匠。前朝末年,当时的小皇帝得到了一块极为难得的极品玉料,金厦的祖先受命将其雕刻成一尊玉佛以作太后寿礼之用。因为工期紧迫,这位老金玉匠便将玉料带回家中日夜赶工。

不料就在玉佛即将雕刻完成之际,突然一夜之间改朝换代,原来的小皇帝变成了阶下之囚,太后也不再是太后,这寿礼自然也就用不上了。

皇权交替之际,百事待举,谁还顾得上一尊玉佛呢?再加上朝廷官员变化极大,宫廷造办处也换了负责人,这尊玉佛的事便没有人提了。老金玉匠自己就更不敢提了,毕竟这是给前朝太后的贺礼,如今再提出来,难免不被人诘问:你是何居心?莫非还心怀前朝?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于是,这尊玉佛便落在了金家,此后几代金家人都将它藏得死死的,始终不敢将它示人,如此倒也平安无事。直到金厦的父亲临终前将此物传给了金厦,又将这段往事告诉了他,他这才知道家中竟然还有个价值连城的传家宝!

不同于父祖的稳重、谨慎,金厦好喝酒,醉酒之后又爱吹上两句,一次醉酒之后便将家中藏有重宝的消息透露了出去。起初众人也是不信,他轴劲儿上来了,非要拉着人家到家里赏宝。此后,金家有一尊极品玉佛的消息便不胫而走,并很快传到了刘文敏的耳中。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金厦很快便为自己的不慎付出了代价。

刘文敏找来中间人向他提出购买这尊玉佛,可金厦傻劲儿却上来了,以“祖宗所留,当传于子孙”为由,任凭刘文敏开出多高的价钱就是不肯卖,气得中间人大骂“金傻子”却徒呼无奈。

几番磋商无果后,中间人不得已向刘文敏据实以告,劝他息了这个心思,哪知刘文敏却不肯放弃,还动起了歪心思。他派人找到了宫廷造办处的勾当官,送上了一份厚礼,请他帮忙逼迫一二。

这勾当官名叫冯全节,本就是个一肚子坏水儿的东西,既收了刘文敏的大礼,又想着卖刘家一个人情,做起事来便不遗余力。几日后,他借机诬陷金厦损坏了玉件,命他支付天价赔款。

金厦自不肯服,便要去司监处鸣冤。那冯全节哪里会给他这个机会,直接令人将他痛打了一顿,打折了他一条腿,又以抵顶赔偿的名义从他家将玉佛强行抢走,转手送给了刘文敏。刘文敏大喜过望,自然对冯全节又是一番重谢。

金厦失了祖传的玉佛,断了一条腿,又丢了造办处的差事,生计无着,满腔愤懑无处可诉,便誓要将官司打到底,一纸诉状告到了京兆府衙。

郑澹等人接了状纸之后一看是告刘家的,又牵涉内官,哪里肯真的管这事,便直接压下了,压根儿没有报给署理京兆府尹的林正夫知道。

金厦每每来衙门催问,不是被搪塞回去,便是被直接赶出来,数月之间也没有结果。他只道官官相护,此案再没有了转机,可又心有不甘,便备下了利刃,连续数日在刘府前盘桓,只待寻找合适时机,便要跟刘文敏同归于尽。

就在他下定了宁为玉碎的决心之时,京兆府的衙役突然又找到了他,说是柳世子要过问此案。他不知道柳世子是谁,但他知道能被称作世子的必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