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大朝会群臣议礼 侍御史建言立储(2 / 3)

礼不合,且从无此先例,请陛下收回成命!”吏部尚书向栉、户部尚书陆怀素也纷纷进言。

“陛下,臣倒以为为秦王殿下行皇太子冠礼并无不可!”梁颢胸有成竹,又勇敢地唱起了反调。

“哦?梁相你倒说来听听!”承平帝饶有兴致地看着梁颢。

“陛下,冠礼说到底是自家屋里的私事,不过是关了门,将巾冠与子弟戴。如何戴、戴什么还不是家主说了算。陛下作为天家家主,自然有权决定秦王的冠礼仪制,哪里需要外人说三道四?”

“梁相所言甚是,臣附议!”柳明诚趁机奏道。

梁颢这一番似是而非的言论说的众人面面相觑,柳明诚的附议更是令众人惊诧莫名。

今天早上太阳是打西边出来的?要说梁相为了逢迎圣上满口胡言倒也罢了,可宁远侯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没底线了?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一个出来怼梁颢和柳明诚的居然是邱维屏。

“陛下,梁相所言大谬!有道是‘天家无私事’,皇太子冠礼既是天家家事也是国事,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秦王既无储君之名,便不该行储君之礼。柳侍郎也是饱读诗书之人,难道当年菊坡先生就是这么教你的吗?”邱维屏这番话毫不客气,连柳明诚的老师都搬了出来。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柳明诚被人如此辱骂,自是心有不甘,立刻反唇相讥:“秦王乃先帝长子,行冠礼岂有不拜庙告父之理?若按亲王冠礼之制,则无祭告天地、宗庙之仪,如此如何能安先帝之灵?”

“若只为祭告先帝,大可在礼成之后单独谒陵祭拜,何需仪制升格?”杜延年针锋相对。

“袁尚书、吴寺卿,二位职掌礼仪,你们倒是说说看?”承平帝见梁颢、柳明诚落了下风,便又点了两人。

“陛下,冠者,礼之始也,《通典》有云:‘冠者表成人之容,正尊卑之序’。秦王若以藩王之位行储君之礼,便是乱了尊卑,臣以为不妥!”

袁继谦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反对,梁颢却眉头一皱:这老家伙怎么回事?越王殿下没跟他说妥吗?

太常寺卿吴思玄此刻脑子已经转地跟风火轮一般了,许是急中生智,他脑子里还真的闪过了一个主意。

“陛下,臣以为杜相、梁相之议皆有道理,不过,臣倒是有个折中的安排。臣以为此事可参照纪德宗为其庶长子行冠礼之制,行皇长子冠礼。这纪朝的皇长子冠礼之制与我朝的皇子冠礼之制大致相同,只是多了祭告天地、宗庙之仪,如此则既不乱尊卑之序,又蕴含祭告先帝之礼,岂不两全其美?”吴思玄说完了这一番话心中暗自得意,唉,果然还是要多读书呀!

“吴寺卿此议倒是有几分道理,只是我朝并无皇长子冠礼之制啊?”杜延年似乎有些心动了。

“我朝虽无此礼,但好在前朝实录俱在,当可参详!”

“嗯,吴卿倒是动了一番脑筋的!”承平帝似笑非笑地看着吴思玄,对他的回答不置可否。

梁颢却在心中暗骂起来:吴思玄!我特么让你和稀泥了吗?这是用什么礼制的事儿吗?

“陛下,吴寺卿此议可取,臣请陛下收回成命,依吴寺卿之议重新确定秦王冠礼事宜!”杜延年果然借机给了承平帝一个台阶。

承平帝对这个结果显然是不满意的,但眼下也只能见好就收。

“既如此,就依卿言吧!此事着礼部、太常寺、宗正府协同办理,日子就定在四月初六吧!”

“臣等遵旨!”

梁颢眼见今日的目的未能达成,垂头丧气退了回去,正在此时,突然又有一人站了出来。

“陛下,臣侍御史程训有事启奏!”

“奏来!”

“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