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并坐溪边宽父心 闲逛花园试子才(2 / 3)

然屏障,倒是不落俗套。”罗汝芳赞道。

“惟师既说好,可有诗否?”柳明诚笑道。

“东翁这可为难我了,我自幼于诗词一道上就天赋平平,如今上了年纪就更不费那个脑子了,倒不如让两位小公子试试手?”

柳翀看出来这两位一唱一和分明就是故意考试来的,却也不太担心,写诗不会,背诗还不会吗?作为文科生,柳翀上辈子还是背过不少诗的。扭头却见柳忱有些紧张,显然他心里不似柳翀那般轻松。

“那便以这竹子为题吧,你二人各做首诗来听听。”

柳忱素来不是急才,需要慢慢思忖一番,此时自去旁边伤脑筋,柳翀也在搜肠刮肚。

范夷吾笑道:“学生倒先想起一首来,不妨先说与东翁、近溪先生听听?”

“范公请。”

范夷吾也不客气,便张口吟了出来:“清风一榻水云边,不独柳眠竹亦眠。束得古书来作枕,梦中熟记筼筜篇。”诗中有“竹”亦有“柳”,倒是暗含了主人的身份,果然听得柳明诚颇为受用。

待范夷吾咏完,柳忱的诗也做好了,他做的是一首五绝:“风来笑有声,雨过净如洗。有时明月来,弄影高窗里。”

“嗯,此诗写竹而不见竹,有些意思。”罗汝芳点点头,柳明诚也含笑不语。

柳忱见父亲、先生都有赞许之意,心里偷偷松了口气。

此时柳翀也终于想起来一首,他脑子里倒不是没有咏竹的诗,只是不愿抢了柳忱的风头,便故意等他咏完以后再找一首差不多水平的诗来背:“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也是一首五绝。

此诗一出,柳明诚与罗汝芳都没说什么,倒是范夷吾似乎细细咂摸了一番:“大公子这诗,用语虽直白,倒似乎别有深意。”

“不过是游戏文字而已,小孩子家家,哪知道什么深意?”柳明诚笑道,说完便当先一步向园内走去。

竹林之后乃是一处水榭,园中之水乃是以暗渠从城外河中引入的活水,水中遍植睡莲,只是此时已过了盛夏时节,莲花几乎衰败。

“此榭宜题何名啊?”柳明诚问道。

“莲花又名水芙蓉,便叫‘芙蓉榭’如何?”这次倒是罗汝芳先开了口。

柳翀、柳忱站在大人们身后,柳翀趁他们没注意对柳忱耳语几句,又递给他一个鼓励的的眼神。

柳忱便即开口道:“‘芙蓉’俗了,不若‘子午’......”说到一半却又感觉有些冒失,后半截便咽了回去。

柳明诚果然眉头大皱:“无知小儿!惟师博学竟还不如你吗?‘子午’二字何解,你且说说看,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看我如何罚你!”

柳忱被父亲这一骂,反而来了脾气,朗声道:“这睡莲也叫子午莲,唐人吕岩有《延寿》诗云:‘子午常餐日月精,玄关门户启还扃’,此园既是为祖母所建,取此诗中之意便是最好的。”吕岩便是吕洞宾,唐末人士,传说其修习方术,得道成仙,民间多有信仰供奉者。

“哈哈哈,二公子这‘子午’二字倒的确是不落俗套,妙哉妙哉!”罗汝芳丝毫没有因为学生驳了自己的面子而有所不悦。

“这便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吧!”范夷吾会说话,一句话捧了两个人。

柳明诚微笑点头:“惟师教的好!”

柳忱见父亲算是认可了自己的题字,扭头向柳翀投去了感谢的目光,柳翀回了一个不用客气的眼神,这一切都被柳明诚看在眼里,便立即点到了柳翀头上:“你二弟既已题了匾额,那这两侧的对联便是你来作吧!”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柳翀脱口而出。

“此联何解?”柳明诚皱眉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