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合作破裂(3 / 3)

14年抗战往事 小墨垚 1703 字 2个月前

几乎没有,国民党内一个都没有,作为孙中山遗志的继承者,蒋介石继承了“三民主义”,在民生领域继续改良之路,无论怎么改,都逃不脱失败的命运。

刚才说了,在当时,能看到这点的人几乎没有,几乎这两个字说明还是有人看到了,谁?当然是毛导员了,1925年12月,毛导员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明确指出地主是封建残余,属于被革命的对象,1927年3月,完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表示“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入坟墓”,再次重申地主阶级必须被打倒。

在对待地主阶级和资本家这个问题上,双方的矛盾产生了,国民党搞阶级合作,地主、资产阶级都在“合作”之列,共产党要搞阶级斗争,要打倒地主阶级,条件成熟还要消灭资产阶级。国民党希望维护社会秩序,商量着解决社会矛盾,共产党要捣毁吃人的旧社会,以斗争改造中国,这就是双方分歧的根本。

国内的资本家和地主害怕继续革命,支持蒋介石反共清党,1927年4.12之后,双方分道扬镳,共产党在农村“打土豪分田地”,国民党则竭力剿共,保护地主的土地所有权,继续孙中山的社会改良之路。

这是执政理念层面,国共产生分歧直至翻脸的原因。

14年抗战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