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敬天,崇圣 ,法祖(1 / 4)

夏先衍终于完成了修行功法的撰写。他利用在爷爷夏江麟这里的时间,连续写了好五部功法。

看着孙子始终全神贯注、一笔一划地在纸上挥洒着笔墨,每一幅都将功法的神韵完整的灌注在上面。

一直默默陪伴在旁的夏江麟心疼地看着孙儿,关切地说道。"小衍啊,累坏了吧?快快停下歇一歇!"

听到爷爷的话,夏先衍这才放下手中毛笔,轻轻揉了揉发酸的手腕。

"放心吧爷爷,我还好,只是稍微有点累而已。这些功法已经足够用啦!" 夏先衍笑着回答道,表示自己并无大碍。

夏先衍将第一幅字挑出来,单独放在在了一旁,然后问爷爷:“第一幅是我最满意的,我把它留给您怎么样?”

夏江麟走过来看了看第一幅字,对比了下说:“好,就这一幅了!”

说完,夏江麟小心翼翼地将这幅珍贵的字卷起收好,视若珍宝般地抱在怀中,并对孙子说:"剩下的那些,你收起来吧。"

夏先衍把《北斗心经》功法包装起来后,然后通知了历忱雨,让她安排人将其中两幅送到了领导龙夏义手中。龙夏义首长收到后,自己保留了一篇,同时不忘将其中一篇转送给大领导。剩下的两幅,则是送到了雷明心手中。

夏先衍做完这些后,第二天准备离开首都的时候,雷明心那边那边突然传来了消息——首都发现了灵源。

“首都终于诞生灵源了!”,夏先衍从一开始就期待着首都灵源之地的诞生,期待着一个多月,真不容易终于出现了。

灵源的诞生之地——明十三陵长陵祾恩殿与太庙享殿(劳动人民文化宫)。

——

太庙(劳动人民文化宫)位于首都东城区东长安街甲1号,太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奠祖先的祖宗家庙,是根据华夏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明永乐十八年创建,明嘉靖二十四年重建,是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群,1950年改为“劳动人民文化宫”。

太庙依据古代王都"左祖右社"的规划,与故宫、社稷坛同时建造,是紫禁城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了突出祭祖的主旨,四周围以三道红墙及层层松柏,衬托起金碧辉煌,错落有序的建筑,营造出一种神秘肃穆的气氛。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式布局,琉璃门、汉白玉石拱桥、戟门、三大殿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井亭、神厨、神库、配殿依次排列于两侧。

亭殿(前殿)是皇帝举行大祭活动的场所。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殿内陆铺"金砖",梁柱为名贵的金丝楠木,气势雄伟,比故宫的太和殿高2米,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象征。寝殿是供奉帝后神位之处。祧庙是供奉皇帝远祖神位之处。

整个太庙建筑群,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祭祖建筑群。建筑布局严谨,魏峨宏丽,庄严肃穆,建筑群基本为明嘉靖年间重建规模。太庙是古代最重要的宗庙建筑,堪称"天下第一庙"。

太庙在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秦汉时起称为“太庙”。

——

长陵祾恩殿是明代帝陵中唯一保存至今的陵殿,是供奉帝后牌位和举行上陵祭祀仪式的场所。

祾恩殿,原称享殿,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明世宗皇帝到天寿山朝陵,更名 为祾恩殿。祾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取罔极之恩意。也就是说,到这里祭祀可以得到先帝的护佑,恩德是没有极限的。原殿内日常陈设有神榻(灵座、龛帐)、帝后神牌、册宝、衣冠 、御座、香案,以及各种乐器。朝廷遣官致祭时,殿内再增置陈设祭品用的正案、从案、三牲( 牛、羊、猪)案匣等。

大殿坐落在须弥座式台基和陡板式的小台基上,周围有汉白玉石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