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观星台(2 / 3)

射在地面所投射的影长。

华夏古代测日影所用的仪器叫“圭表”,“表”就是直立于圭上的杆子,“圭”就是地上的土堆,圭表测影,也叫立杆测影,用立杆测影研究历法,是天文学发展史的一次飞跃。

到了周代,使用圭表就有了规范,杆子(表)规定为八尺长,《周礼》中载有“日至之景,尺有五寸”的记载,意思是在天地的中心——登封市告成镇夏至那天的正午,八尺表的影长,刚好是一尺五寸。

周公测景台分上、下两部分,下部是锥形的石座,名曰“圭”,高约一点九六五米,上部为长方形石柱,名曰“表”,高约一点九五六米,合唐开元尺子的八尺。石表北面距石座上面北边沿三十七厘米左右,约合唐开元尺一点五尺。八尺之表,夏至之日,影长一尺五寸,这一天的影长正好与石座北上沿的长度吻合。石座下部四周看不到影子,好像这一天无影。故俗称此台为“没影台”。石座背面,后人题刻有:“道通天地有形外,石蕴阴阳无影中”对联一幅,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观星台是一座高大的青砖石结构建筑,由台身和量天尺组成。

台身状若覆斗,高9.46米,连小室通高12.62米。北壁下方两侧设有对称的两个通道口,由此盘旋登临台顶。通道及顶部边沿筑有1.05米高的短栏和矮墙,可凭栏遥望长空。

台身北壁凹槽内向北平铺的是石圭,被人称为“量天尺”。它的表面用36方青石板接连平铺而成,下部为砖砌基座。石圭长31.196米,宽0.53米,南端高0.56米,北端高0.62米。

石圭居子午方向及正南正北方向。圭面刻有双股水道。水道南端有方形注水池,呈方形﹔北端有长条形泄水池,呈长条形,泄水池东﹑西两头凿有泄水孔。池﹑渠底面,南高北低,注水后可自灌全渠,不用时水可排出。泄水池下部,有受水石座一方,为东西向长方形,其上亦刻有水槽一周。

登上观星台,可以看到日晷,原本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可惜指针已经丢失。指针垂直穿过圆盘中心,圆盘南高北低,平行于赤道面,与“圭表”的原理基本相同。日晷两面都有刻度,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又等分为“时初”和“时正”,正好是一天的24个小时。

观星台的作用有两个:“昼参日影,夜观极星,以正朝夕”。

除了测量日影的功能之外,当年的观星台上还有观测星象的设施。《重修元圣周公祠记》碑载:“砖崇台以观星。台上故有滴漏壶,滴下注水,流以尺天。”因此,观星台应当是一座具有测影、观星和计时等多种功能的天文台。

郭守敬自至元十三年(1276年)起,奉命修订新历法。观星台是郭守敬在当时所建的27个观测站的中心天文台。经过郭守敬、王恂等人在观星台的辛勤观测与推算,终于在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颁布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观星台见证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的测量演算历史。

观星台是华夏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观测天象的建筑之一。周公测景台和观星台是“天地之中”宇宙观形成的最直接、最具说服力的证据。观星台因其独特的设计而成为元代天文学高度发达的历史见证。

夏先衍在详细研究完观星台与阳城遗址的历史信息后,内心充满了激动与期待。

这些灵源之地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与华夏历史有着深厚的联系。梦境之中的灵源也好,还是现实中的灵源也好,都是率先诞生在了文化古迹之中。

而这次的灵源可能是几个朝代共同作用下诞生的。

观星台作为古代天文学的重要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