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看着我诚恳的态度点了点头,语重心长地说:"教导给你们的知识往往容易被遗忘,唯有通过自身的领悟才能真正化为己有。每个人内心的想法都是纷繁复杂的,而想要稳定住自己的心境,则需要从根本入手。若心绪不宁,各种杂念便会纷至沓来,导致我们在言行举止上失去分寸。"
我迫不及待地追问:"那么,教授您认为应该如何安定自己的心神呢?"
刘教授微微一笑,缓缓答道:"在最初的阶段,可以借助一些外在之物来辅助修行。比如去观察那些宏伟壮观的自然景象或者伟大人物的事迹,从中汲取力量并凝练出属于自己坚定不移的信念。内心安定下来之后,书籍中的知识才能够被真正理解和吸收。只有当我们沉浸于书本之中,才会领悟到世间万物运行的规律和道理。而明白这些道理后,我们的思维便会变得更加敏捷、聪颖。此时,只需稍加点拨,就能让灵感如泉涌般涌现,并坚定自己追求智慧的决心。你是否明白其中深意呢?"
"嗯……好像有点懂,但又不是特别清楚。"
傻柱一边挠着头,一边疑惑地回答道。
"如果暂时无法完全理解,那就先付诸实践,通过实际行动来体会其中的奥妙。遇到问题随时可以来问我!"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好的,刘教授!那么我应该从哪一本书开始阅读呢?"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作品,比如《三字经》。" 刘教授建议道。
听到这个答案,傻柱不禁愣住了——《三字经》不是给小孩子学习启蒙用的吗?他满心狐疑地看着刘教授。
然而,刘教授却微微一笑:"《三字经》虽然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读懂它呢?更别提将其中所传达的价值观付诸实践了。这便是我要给你上的第一堂课:是否真正理解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勇敢尝试并亲身实践。只有这样,你才能亲身体验到对错与否。"
“那刘教授我要是认为不对呢!”何雨柱瞪大眼睛看着刘教授,似乎想要从他脸上找到一丝开玩笑或者戏谑的神情,但最终还是失望地收回目光。
“那就说明书中写的不对,为什么写的不对你要有自己的感悟!不要人云亦云的,别人说孝敬父母是对的,你就也认为孝敬父母是对的。”
刘教授面无表情地说道,仿佛在陈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
听到这里,傻柱不禁额头微微冒汗,心中暗自嘀咕:“这刘教授到底是什么意思啊?难道孝敬父母还有错不成?”
他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几句,却又发现自己根本找不到合适的话语。
刘教授似乎看穿了何雨柱内心的困惑,笑了笑继续解释道:“父母生育我们,养育我们。请问父母要求回报么?如果他们不要求回报,那么我们是否就可以不必去报答这份恩情呢?若是要求回报,那岂不是说明‘父母之恩大于天’这句话本身就是错误的吗?何雨柱啊,我所说的这些仅仅代表我个人观点而已,至于你究竟作何感想,那才是属于你自己真正的思考成果。”
“教授怎么……”傻柱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话刚说了一半便被刘教授打断。
“是想说我和别的老师、教授传授的知识有所不同是吧?”刘教授嘴角微扬,带着一抹淡淡的笑容看向何雨柱。
见对方点头默认,刘教授接着说道:“你可知道为何自古以来都会有书籍记载并传承历史,即便是其中某一句话甚至一个字都不曾更改过吗?”
面对这个问题,傻柱只能老老实实地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并不知晓答案。
“说是历史,其实它更像是前人用简短话语书写下的一生传奇!”曹教授稍作停顿后,语重心长地接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