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咱们守住关中各地,这群饥民不用几天,就得内讧。
内讧一起来,平叛还不是轻轻松松。
至于平叛,这不是已经任命杨鹤去当三边总督了吗?
有他在,再给补几个巡抚、知府,以关中的钱粮,剿抚并举,事情也就能解决了。
然后,崇祯问,谁去陕西?
回应的他,只是沉默与推诿。
大家都能看出来,陕西有兵灾;大家也能看出来,同贼没有想象的弱,嘴上说说可以,真要他们上,他们就是装死不认,或者让小辈上来嘴炮,反正德高望重的清流,就是不上。
然后崇祯一看,你们都不上,那我选一些人。
立刻就被反对,认为崇祯给选的人权利太多了,他们到地方还不得招兵买马,到时候对他们这些士大夫来说,都是威胁。
当然,士大夫们给出的理由冠冕堂皇。
朝廷没钱啊!
哪怕崇祯在元年的时候,就把驿站给撤了!
结果财政状况,还是没有好转。
但这群老头儿还是阴损的,为了让崇祯自己选择放弃。
于是他们说,想要剿匪,可以加派剿饷。
如果加派,那对于皇帝的名声……
现在的崇祯,终究还是年轻,好名的年纪,怎可能自毁声名?
所以,在沉思之后,崇祯还是决定,原地提拔。
之前潼关卫游击将军高从龙,被王二击败之后,且战且退至潼关。
当然,这只是高从龙的自称,实际上他是被王伊击败的,直接从山里往南跑,王三都控制了韩城的时候,愣是没发现他跑过的痕迹。
现在,他就地升为潼关镇总兵。
历史上这位是死了,但现在却奇迹的逃到了潼关,还一跃成为了一镇总兵,真是神奇的命运。
更重要的还是,崇祯实在没找到可以用的人了。
明军的主力,因为东北女真兼并了左翼蒙古,导致了整个北京全是前线,这边的兵马,暂且不能大规模调动,只能一点点来。
所以,崇祯看了一下陕西现在硕果仅存的布政司官员,洪承畴。
实在没办法。
就地升任洪承畴为陕西巡抚,让他配合杨鹤,尽快剿灭叛军。
洪承畴提前了两年担任巡抚,也是整个西部又一大变化。
之后又点了不属于东林党派系,也不属于阉党派系的几人。
算是给陕西凑齐了班子之后,崇祯就没什么心思放在陕西了。
他的目光,放在了山西。
同贼虽然没有办法拿下潼关,但麾下有一股势力,已经突破了黄河,冲到了蒲州北部诸地。
王僧,同贼首领王扊、王肁的子侄。
山西这边的奏报很有意思:言其人,在贼军中素以勇武冠绝三军,被王肁誉为新顺武僧,堪比昔年唐太宗的少室山武僧一样的存在。
这完全就是一通胡诌,也是为了掩盖蒲州这边的守卫无能的表现。
不说的厉害一点,那怎么交代河津县已经丢失罪责?
是的,不仅王三这边在发力,王僧这边也有所成果。
所以,思虑一二,崇祯还是下令平阳卫出兵绛州,将敌人全部挡住,不能让王僧在山西境内做大,不然潼关是真的难以保住。
至于山西这边讨要的饷银,崇祯皇帝也很无奈,只能从内帑里拨款三万两。
多了没有,这些钱之后他还有用,本来就抄魏忠贤所获不多,全部给出去了他还要不要过日子了?
然后,崇祯就继续兢兢业业的批改奏章去了。
相比崇祯的诏书,洪家的消息,在五月初六,就秘密送到了洪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