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范缜的着作及影响
(一)哲学着作《神灭论》
《神灭论》全文以问答体写成,接近 2000 字。在这部着作中,范缜从多个角度系统阐述了无神论思想。他以严密的逻辑和生动的比喻,批驳了有神论的谬论。例如,他将形体比作刀刃,将精神比作锋利,指出 “利之名非刃也,刃之名非利也。然而舍利无刃,舍刃无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 形象地说明了形神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否定了佛教 “神不灭论”。
《神灭论》对形神关系的解释达到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高水平。范缜明确提出 “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强调形体是精神的物质基础,精神是形体的功能表现。这种观点不仅在当时具有开创性,而且对后世的哲学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历史影响
在当时,《神灭论》的问世引发了激烈的争论。范缜以一人之力挑战整个佛教势力,虽受到了众多批评和抵制,但他的思想却如星星之火,点燃了人们对真理的追求。
《神灭论》对后世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为后来的思想家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理论依据。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等就深受范缜思想的影响,进一步发展了唯物主义哲学。
《神灭论》还促进了中国哲学思想的多元化发展。它打破了佛教思想在当时的垄断地位,为不同哲学观点的交流和碰撞创造了条件。在范缜之后,越来越多的思想家开始关注形神关系、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等问题,推动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不断进步。
总之,范缜的《神灭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的光芒不仅照亮了当时的社会,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群英荟萃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