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足以证明它们的价值。即使这些蔬菜逐渐失去了新鲜度,但孙家的市场地位已经稳固,不会轻易被撼动。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李姑娘,我们孙家恐怕一生都无法偿还您的恩情。”
“老夫人言重了,其实最初的时候,我更应该感激孙掌柜。那时我家境贫困,若非孙掌柜不嫌弃,我们恐怕连生存都困难。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孙家今天的繁荣,我实在不敢独占功劳。说到底,我只是尽我所能回报孙家而已。”
“无论如何,我都会铭记您的恩情。这份合同您就留下吧,希望未来我们两家能够长期保持友好的合作关系。”
“那当然好了!”李颂筠微笑着回答,然后将合同收入囊中。既然孙老夫人仍然坚持要与她合作,她自然乐于接受。与孙家合作,不仅可以省去她诸多烦恼,同时也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声誉。
“做生意这事儿嘛,当然是熟门熟路最好啦。跟那些早就打过交道的人继续合作,显然比再去找新人强得多。”李颂筠说道,语气中并无明显的情绪波动。
继续阅读
“皇上都给你封赏了,看来你那些农作物应该大部分都归皇家所有了吧!听闻康王世子也亲自拜访你了?”孙老夫人问。
“老夫人您真是足不出户,就知天下事。我在府里待着哪儿都没去过,谁想到什么事您都能猜得到。没错,康王世子确实是为了推广这些农作物而来的。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些作物就能铺满全国各地了。”李颂筠回答道。
其实这样想想也挺好的,毕竟推广这些农作物是必须的,她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如果有皇家的支持,推广速度肯定会加快不少。
她突然想起了棉花的故事,在前世的历史上,棉花其实很早就传入中国了,但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却始终未能广泛普及。直到明朝开国皇帝下令强制推广,棉花才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有时候真的挺奇怪的,明明是好东西,却很难被人们接受,非要采取某些强硬的手段才能真正推广开来。
“像番薯这种高产量的农作物,如果能够推广开来,不知能救活多少人呢!还有玉米,据说对土地要求不高,也是非常优秀的作物。而且它的收成也相当可观,所以说,你不仅仅是帮了我们孙家的大忙,更是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孙老夫人感慨道。
“关于封赏这件事,我还真得感谢老夫人您。我知道,一开始您就想为我争取这个封赏。”李颂筠感激地说。
“其实这只是举手之劳而已,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太子殿下。如果李姑娘真的想要表达感谢,等见到殿下时,不妨向他当面致谢。”孙老夫人微笑着说。
“无论是您还是太子殿下,我都应该表示感谢。今天先向您表示感谢,日后见到殿下,我也会向他表达深深的敬意。”李颂筠认真地说。
说完这话后,孙老夫人就让李颂筠去和孙沐徐等人交流了。于是,李颂筠离开房间,前往隔壁的暖阁,颂轩他们也都聚集在此处。一群孩子们玩得十分尽兴,纷纷拿出各自心爱的玩具玩耍。
李颂筠就静静地默默地站在门口瞅着,满脸笑容地欣赏着他们欢喜的样子。看他们过得这般惬意,李颂筠心中满溢着满足与欢乐。
想必所有事情都会好转的,不知道现在孙沐徐和孙雪茵的生活怎么样呢?他们的日常肯定是幸福美的吧!
孙沐徐突然抬起眼帘发现矗立在门口的李颂筠,他笑嘻嘻地问:“筠姐姐,你咋还不进来呢?”
李颂筠微微一笑,回答道:“我看你们玩得那么开心,居然看得入迷啦!”她便轻轻步入室内,和大家一同围坐在桌边。孙雪茵小心翼翼地看着她,似乎忘记了李颂筠是谁。
“小茵,你可能忘了,这就是我跟你提过的筠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