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回答道。
想让农作物增加产量,真是得付出不少努力和心思,甚至可能历经几代人都无法实现。但是,只要你有这个决心并能够持之以恒地付出,总会有成功的那一天的。比如说,杂交水稻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它高产的背后难道不是蕴含着无数科研人员为之付出的努力吗?
尽管因为高产传统水稻的出现,杂交水稻不再具有唯一性,但我们不能否认,在那个科技落后的年代,杂交水稻的问世无疑是一大奇迹,正好解决了成千上万人口的温饱和食物问题,真的很厉害!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吃饱饭、穿上暖和衣服都是再正常不过的需求了,甚至有人认为这些不应称为理想。然而,世界上仍有许多人挣扎在饥寒交迫的困境中。因此,提高粮食产量确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既有利于国家,也有利于人民。那些为此付出努力的人们,理应得到我们的尊重和敬仰。
“筠瑶姑娘说得没错,我们确实应该好好督促一下那些负责农业生产的官员们。”
这次的丰收,不仅让他们俩感到欣喜若狂,整个庄子的村民也都乐不可支。看到堆积如山的金黄色稻谷,谁能不感到兴奋呢?更何况,这些稻谷里还包含着大家辛勤劳动的汗水,更加显得来之不易,值得我们倍加珍惜。
“现在流尘公子也开始相信这水稻的产量了,您是打算继续留在这里观看收割过程,还是准备先行离去?”既然产量已经显而易见,而且君流尘也亲眼见证了,那么他此次来到庄子的目的可以说是圆满完成了。因此,他也不必在这里继续逗留。
“筠瑶姑娘是否有其他事务相托?如果有紧急情况的话,您尽可前去处理,无需时刻陪伴在下。”
“我最近购买了一片荒地,目前正在进行开垦工作。由于之前中秋节将至,我便提前返回。如今无事可做,我想去那里查看一番。虽然那边已经安排了人手,但我仍然有些担忧,害怕他们处理不了某些突发状况。”李颂筠并未隐瞒此事,如实告知了君流尘。
如果君流尘没有前来拜访,徐子晔和徐菲菲已经启程回家,那么她本应前往荒地那边查看情况。然而,君流尘既然已经到达,她自然就被这件事情牵绊住了脚步。
“若是筠瑶姑娘您不嫌弃,我倒真挺想去瞧瞧那片荒地的。”流尘公子道。
“流尘公子若愿意同去,我当然热烈欢迎。”李颂筠微微一笑,微微颔首。
如今,他似乎实在找不着什么事做,既然他想去荒地那边看看,那便让他去好了。
“那么,不知筠瑶姑娘计划什么时候动身呢?”流尘公子询问道。
“咱们明天一早就返回镇山,到了那儿再说具体行程!”李颂筠稍微思索后回答道。这一地要前往荒地,自然不能是短途旅行,若果能去一次,说不定得在那里待上几天。既然是出个远门,她肯定要跟颂轩他们好好交代几句。她可不希望就这么悄无声息地离开庄子。
“也好。”流尘公子应声道。
第二天清晨,吃完早餐后,李颂筠便向庄子上的众人宣布自己即将离去的消息。大伙们听闻此事也并未显得太惊讶,她是常客,来去自如并不奇怪,何况只停留两天就走,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顶多就是表达一下彼此之间的离愁别绪,但也没怎么强留。
“那小姐下次什么时候再来呢?”孟六的妻子刘氏好奇地问。这两天里,李颂筠与大家相处融洽,与孟六、刘氏交流时亦是轻言细语,生怕他们过于紧张。
这对夫妇俩也有所转变,不见之前那种一见到她就慌乱不已的模样,但还是有些局促不安,说话也带着几分紧张,相信以后会逐渐好转。
李颂筠原以为这对夫妻应该是在面对庄子上的其他人时也会感到紧张,然而观察下来却发现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