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投入大量心血和努力(2 / 5)

对于这些经验丰富的人们来说,却并非难事。因此,在这段旅程中,李颂筠等人并未遭遇迷途或误入歧途的困扰。

当他们抵达附近的县衙后,石牙侩与负责办理地契事宜的官员进行了详细的沟通,对方对此事的态度颇为积极。由于这块荒地原本无人问津,同时也无归属权,成功售出后所得的银子自然归于衙门所有。而这笔意外之财,通常由衙门内部的众位官员共同分享。

考虑到这些因素,相关官员们自然欣然接受,并表示愿意配合完成此事。然而,当天评估荒地面积的时间已经过于迟缓。毕竟,县衙与荒地所在之处尚有相当的距离;此外,这项工作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短时间内难以完成。因此,李颂筠等人决定在县城中暂住一夜,待次日清晨再与县衙官员一同前往荒地进行实地测量。

“这件事情终于取得了初步进展。”石牙侩面带微笑地向李颂筠汇报。

“仍需耐心等待,待手续齐全后再欣喜若狂为好。然而世事往往并非我们所预见的那样。”李颂筠微微一笑,她并未表现得过于喜悦。这份心绪并不只是因为这块土地尚未真正归于她名下。尽管她已对此有所了解,且官府方面也表示了认可,但她仍然无法排除意外情况的可能性。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唯有当土地契约在其手中握紧时,方能使她感到心安。

“我想应该不会出现任何变数,毕竟那只是一片荒芜之地,恐怕无人愿意此时与你争夺。李姑娘不妨稍作宽心。”石牙侩的态度则显得更为乐观。在他看来,如此荒凉的土地,自然不会引起他人的兴趣。而李颂筠无疑已是一位非凡之人,世间又怎会再有如她般的人物?

翌日清晨,李颂筠一行早早地便前往县衙。与县衙的衙役们会合之后,他们一同前往荒地进行测量。尽管丈量荒地颇为劳累,但考虑到此等土地并非良田,只需大致测量即可,无需过分严谨。

此外,对于此类荒地而言,有人愿意购买,支付少许银两即可,无需按照每亩固定金额计算。实际上,此次丈量主要是出于李颂筠自身的意愿,以便日后处理相关事宜。倘若未来有人声称该土地面积大于目前测量所得,试图从中分割部分土地,将会带来诸多困扰。

于是,李颂筠敦促官府差役进行土地测量工作,以便于必要时进行记录和备案。同时,他示意评估的土地数量要略高于实际需求,以防止日后因土地面积问题产生纷争。由于李颂筠慷慨大方,给官府差役发放的赏金较高,因此他们并未对此提出任何异议,而是认真负责地完成了测量任务。

在此期间,李颂筠仔细观察了周围的环境条件。尽管这片荒地的灌溉问题无需过多担忧,因为附近有一条宽广且浑浊的江流,水资源充足。实际上,这条巨大的江河为沿岸许多居民提供了生活所需的水源。只要依靠江河的力量,修建一条通向荒地深处的水渠,那么未来的灌溉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然而,初期阶段的水渠修筑工程将会面临诸多困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一旦这项工程顺利完工,未来的管理和维护将变得相对轻松。

在荒地的最上方,毗邻着几座山脉。虽然靠近山脉的区域人烟稀少,但翻越山脉后不久,便能看到一些村庄的存在。

因此,此处绝非人们所熟知的罕见地带。总的来说,尽管荒地仅占有浊江沿岸的一小片狭长之地,然而水势浩荡、蜿蜒曲折的浊江却不知穿越了多少地域。除此之外,浊江沿岸的其他土地依然肥沃且易于耕作,因此,仍有众多的民众在此繁衍生息。经过数日的辛勤努力,我们终于大体上完成了对荒地的测量工作。据估计,其面积约为一百五十顷,换算成亩则为一万五千亩,实在是一个相当广阔的区域。

李颂筠向官府支付了二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