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后我们家族将会拥有更多商铺,并非每一家店铺的开业他们都必须在场。眼下他们两人首要任务便是专心致志地投入学习,即便今日的场景他们未能亲眼见证,我们仍可以向他们详细描述。这样便已足够。”对于杂货店的开业,李颂筠原本就未曾期待颂轩他们能够出席。
书院中不得耽误课程,且行程虽短却颇为劳顿,故暂不让他们跟随。上次一品斋开业典礼之际,已让他们二人疲于奔命。此事本非大事,日后商铺愈发增多,岂可每次皆由他们亲自参与?
“实际上,我家虽有众多商铺,但我从未有机会在其中售卖商品。今日之行实在令人难忘。”徐菲菲笑容满面地挽起了李颂筠的手臂。
“贵府人口众多,又怎会轮到你亲自出马?唯有我家商铺尚属稀缺,方得亲自操持。若将来商铺数量剧增,自是无法兼顾周全。”李颂筠轻轻抚摸着菲菲的秀发。
李记杂货铺正式营业之后,李颂筠以及伴行人员并未在县城镇头逗留太久,仅仅数日后,他们便启程返回三石镇。
继续阅读
实际上,这两家商铺的经营并不需要李颂筠投入过多精力,因此她无需长期居住于县城之内。另外,身处他乡早已让她渴望在家中的温暖,新年之始,她甚至没有在家度过足够的时光,因此,对于能够回到熟悉的家园,颂萱和颂瑶两位妹妹显得尤为欣喜。
这个家庭原本由父母双亲抚养,然而不幸的是,他们早早离开了人世,只留下几个孩子相互扶持。因此,自幼以来,他们之间的亲情纽带就非常紧密。过去的生活虽然平淡无奇,但从未经历过分离,如今突然间分别数日,自然会倍感思念。
“大哥哥和二哥哥每日都必须前往学堂,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在归途的马车上,颂瑶感慨万分。
李颂筠也不得不承认,学习确实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付出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努力,期间不能有丝毫松懈。尽管身体上或许不会感到疲惫,但是许多人都会感到枯燥乏味,这种感觉往往会使日子变得更加艰难。
在前世,每个人都经历过类似的过程,似乎并未对此产生太多的质疑。那个时代,学历成为了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无论一个人真正具备何种才干,都必须通过一张证书来证明自己。有时,这实在令人啼笑皆非,多年的辛勤努力,最终只能用一张纸来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才华。
然而,毕竟时代潮流推移,人力之微不足道又焉可逆转?男性与女性,终究都会面临同样的生活境遇。然而,或许这种生活方式并无任何不良影响,尽管每个人的起跑线各异,但通过自身的努力,皆有可能改变命运。至少,这也体现了人类生命的平等性。
然而在此世界之中,并非所有人都必须接受教育,由于缺乏义务教育制度,许多家庭可以选择不让子女接受教育,且无人对此提出异议。读书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只是少数人的特权,尤其是对女性来说,她们几乎无法获得受教育的机会;至于男性,也有相当数量的人无法入学。
然而,在这个社会环境下,读书确实是一项非常艰苦的任务。它不仅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过程枯燥乏味,课程内容单一,每日都需研习四书五经等传统经典,若非如此,反而显得异常。
然而,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特征,许多事物的优劣难以评判。
“其实也未尝不可!他们能够接受教育,未来便有可能参加科举考试,如果成功中举,甚至有望成为官员。这难道不算一种优势吗?至少这样的机遇并不会降临到我们头上。”李颂筠微笑着轻轻抚摸颂瑶的头发。尽管读书过程艰辛,但只要将来有所作为,十年寒窗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相较之下,男孩们至少还有这样的机会。然而女孩们则未必如此幸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