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烹制出的菜肴自然也显得别具一格(2 / 5)

数量众多,有些稻穗甚至因为承受不住重量而向下弯曲,从外观上看,这样的水稻产量无疑是非常高的。李颂筠随手摘了一穗放在手中仔细观察。对她来说,许多水稻看起来都差不多,她实在是辨别不出这究竟是哪种品种。

尽管现在看来产量颇丰,但是这种情况恐怕只能维持一年而已。如果是杂交水稻的话,是不能留下种子的,一年后就会消失殆尽。然而在前世,常规稻由于受到了杂交水稻的冲击,几乎无人再去培育,在售卖谷物种子的地方也很难找到常规稻的身影。因此,常规稻的可能性确实微乎其微。

作为农业大学毕业的学生,李颂筠对粮食作物有着深入的了解。实际上,自从杂交水稻问世以来,它的发展速度惊人,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人们逐渐形成了杂交水稻优于常规稻的观念。常规稻由于分蘖少、管理繁琐等问题,逐渐被杂交水稻所替代。杂交水稻分蘖多,每亩所需种子量少,管理起来也更为轻松,无需过多的人工干预,因此大多数人都更倾向于选择种植杂交水稻。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随着常规稻种植面积的日益减少,目前仅有一些专门生产优质稻米的地区以及无法种植杂交水稻的高山地区仍保留着种植常规稻的传统。正因如此,常规稻尚未完全被杂交水稻所取代。

常规稻的优势在于其适应性强,稻米口感好,稻种价格实惠,能够大幅降低农民的种植成本。然而,常规稻的育种工作却面临诸多市场挑战:育种周期长,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投入;知识产权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市场经济回报较低。因此,一些常规稻育种机构纷纷放弃了常规稻育种。

不过有时候你会惊奇地发现,有些人不怕辛苦,经过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竟然成功选育出了一大批高品质的水稻品种。曾经,李颂筠热衷于研究常规稻,原因就是它的口感特别好,她心想,假如常规稻的产量真的能够提高的话,那肯定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去种植它们。

据悉,她听说过一个叫“津原45”的水稻品种,这个品种在全国育种界可是掀起了轩然大波,其在丰产田的产量可以达到惊人的800公斤左右。同时,它对稻瘟病、条纹叶枯病以及稻飞虱等多种病虫害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因此荣获了国家新品种选育二等奖。

然而,培育常规稻对于研究人员来说,其实并没有太多的经济收益,甚至可能连投入的成本都无法收回。因为常规稻可以自行留种,不像杂交稻那样每年都要购买新的种子,所以第二年的稻种基本上都是卖不掉的。

此外,由于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许多人未经授权就擅自繁殖种子进行销售。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不愿意花费大量精力和金钱去研发常规稻品种,更不愿意去经营常规稻品种的主要原因。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常规稻的种植或许会逐渐恢复生机,因为“高产”并非杂交稻的“专属”,而“优质”则是常规稻永恒不变的“标签”。

此外,常规稻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这无疑将极大地激发农民们种植的热情。常规稻在第二年可以自行留种,这样就节省了购买种子的费用;同时,常规稻所需的农药和化肥用量也比杂交稻要少得多。

李颂筠心里其实很期待这些优良的常规稻能够得到广泛应用,但实际上,这并不仅仅取决于她个人的意愿,还需要等待明年的实践检验。

在田间逛了一圈,观察了一下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后,她便心满意足地回到了家中。

两天之后,孙掌柜派来了一名伙计,他此行的目的当然是为了那些圣女果。随着南瓜的产量逐渐降低,李颂筠也有意留下一部分老南瓜,因此采摘的嫩南瓜数量也随之减少,伙计来的次数自然也就相应减少了。

孙掌柜考虑周全,还特意让伙计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