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她根本无暇顾及颂瑶的生活起居(4 / 5)

种些水果蔬菜拿出去卖。

“大姐,你这是怎么了?”颂轩突然好奇地问。

"没啥呢。"李颂筠这才猛地缓过神来。原本以为对于那个曾经的世界早已没了多少眷恋,未曾想到竟还是无法避免地想起了前世的种种。毕竟,她在那儿生活了整整二十多年,那些岁月是那么久远,许多事物也都在不经意间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几乎难以割舍。

虽然她可能并没有多么怀念那里的生活,可那里的每一点滴,都已深深地烙印在她的生命中。甚至,或许,终其一生,她都无法完完全全地放下前世所学到的知识与经验。

等到两位先生结束授课之后,李颂筠才带着颂轩和颂瑾去拜访他们。这位徐先生已经五十多岁了,除了身上散发出的那股文人气质之外,他看上去就跟其他的中年人差不多。

身材略显消瘦,一副文质彬彬的模样,蓄着两寸长的胡须,梳理得整整齐齐,一丝不苟。也许正是由于饱经沧桑、阅历无数,他那双眼睛仿佛已经洞悉了尘世中的一切,总是透着一股超凡脱俗的释然与通透。那深邃而睿智的目光,犹如两潭深不见底的湖水,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人生哲理;

又似两道刺破苍穹的闪电,能够瞬间穿透人心,洞察到他人内心最深处的想法。这样一双眼睛,让人不禁想要去探究其中隐藏的奥秘,但同时也会被其所散发出的强大气场震撼不已。

他给人的感觉非常亲切,言谈举止也十分温和,应该是个很好相处的人。

周先生可是个阳光大男孩,看上去非常友善,再加上帅气逼人的外表,整个人充满着一种文人的气质,颇有点温文尔雅的味道呢!

李颂筠一看到他们两位,立刻献上自己准备好的礼品表示敬意,然后直接说出自己此行的真实目的。很可惜,徐先生这边的学生已经满员了,毕竟校舍面积有限,里面也放不下太多人。幸亏周先生那边还有空位,于是李颂筠就让颂轩和颂瑾转到周先生的班级里学习。

从孙掌柜那里得知,原来徐先生虽然这么多年都没能考上举人,但教学水平确实相当出色。他教出来的学生中有好几位考上了秀才,甚至还有两名考上了举人,据说还有一位考上了进士,虽然排名不算靠前,但至少也是进士出身,听说当年就被派往外地担任县长了。

那位考上进士的学生还特意回来向徐先生道谢,因此徐老师在当地的名声可谓是响亮无比,不仅本镇的人都争相前来拜师学艺,连附近城镇的人们也都慕名而来。

相比之下,周先生虽然年纪轻轻就成为了秀才,并且当年考试还获得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但毕竟刚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暂时还没有取得显着的成就,所以知名度不如徐先生那样广为人知。

然而,能够在这个年纪成为秀才,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事情了,因此也吸引了许多家庭愿意将孩子送到他这里接受教育。

颂轩和颂瑾向周先生敬奉了拜师礼,从这一刻起他们就是周先生门下的弟子了。宣誓了希冀之志后,周先生安排颂轩和颂瑾第二天就开始学习。

稍作停留之后,李小姐李颂筠带着她的两位弟弟恭敬地向周先生道别,然后离去。之前孙掌柜提及这所学院规模较小,李颂筠一直未曾亲眼目睹,没想到竟是如此之小。

然而,她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在这个时代,许多家庭的孩子数量众多,能将他们抚养长大已属不易,更不用说让他们接受教育了。许多家庭甚至连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又怎会让孩子们去上学呢?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外,家中的孩子通常在十岁左右就能帮助家人做些家务,送他们去上学不仅不能为家庭分忧,反而需要支付学费,因此许多家庭并不愿意这样做。

因此,在三石镇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