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蜀郡的风范后,本地大户们也不再漠视他,当杨珺需要帮助时也会为他主动提供便利,一直以来两边的关系都处的还算不错。
他们有听说杨珺最近都不在蜀郡,和鲁氏子弟混一起的事,不过杨珺经常带着人在外勘测水位,鲁氏子弟没过个几年就会有人过来,没人把这事放心上。
直到家里收到杨珺命人送来的一筐盐。
收到盐的几户人家聚在一起,谈论起这个事。
蜀郡城中的几个大户分别是杨、涂、陈、李四家,另外还有七八个差他们一些的中等人家。
有人奇道:“这无缘无故的,郡守居然给我们这十多家都送了盐,真是天上掉金子了?”
盐是真能当做钱来花的,杨珺这郡守做的很好,让他们蜀人都佩服,可他每天忙的不行,治水治的一分钱做两分用,从来也不是个什么大方的人啊。
一人更奇怪的看着他:“你难道就没问送盐的人吗,这可是我们郡守这些日子忙活出来的盐的,我们蜀地自己产的!”
几个人面露尴尬。
送盐的人来他们家敲了门,只说是郡守差他们送东西。管家收了也没看,哪里知道绸布一掀开,下面满满都是盐。
他们也是自己打开才知道这礼是什么,再想问送盐的人已经走了。
继续阅读
一大筐雪白的盐粒已经叫人看眼花,在场的人也都尝过那盐的品质,得知这是蜀郡自己产出的盐后,收到盐但没找送盐人问话的家族几乎都坐不住了。
“我们蜀地的盐,我们蜀地还能产这样的盐?你快说说怎么回事!”
鲁氏子弟也为蜀地找出来了盐井,但那时候的盐井出的盐,品质可不是这样的,也不足以能让郡守一送送一筐。
知道盐来历的人不慌不忙的继续往后说了下去。
他也问了盐差,怎么郡守突然给他送盐,盐差说这是郡守和鲁氏子弟在百鲁盐井那忙活一个多月煮出来的盐,成果斐然,和蜀民一起分享。
什么,你问百鲁盐井是那里的,就是我们蜀郡的,‘百鲁井’这还是天子赐的名。对,就是天子,天子也来了我们蜀郡,百鲁井那个都是山村的穷地方已经改名叫念鲁县了。
杨家人眼睛瞪圆:“鲁氏、鲁氏真的让蜀地有盐了?”
蜀地巨贾曾经找鲁大师求盐一事在蜀地并不是秘密,代代鲁氏子弟来此,蜀人也都会给他们行方便。
虽然多年来的成果是一些小盐井,但找出了盐井那就够了不起了,他们也多少能在巴地少买点盐。
更别提人家这么认真的履行诺言,代代都有人来此,这些蜀人都看在眼里。
可之前都在慢慢往前推的进度条,忽然之间突飞猛涨,太快了,本地人还没做好这个迎接大变化的准备。
有人惊到:“我今年才去巴地买了盐回来!‘
涂家人挥开他,脸上神情比之更惊愕:“天子也来了蜀地!”
他们蜀地不是没有人才,此次也有去洛京的。去洛京的族中子弟还没个音信呢,这才几个月,天子自己到了蜀地。
不是,这什么情况啊,怎么会有天子从洛京跑到蜀地这没什么玩乐的地方来?他来多久了,这磨人的雨季不会给他赶上了吧?
彼此说来说去,最后大家决定一起去郡守府,找郡守把这关乎蜀地的大事都弄个明白。
杨珺早就空出行程来接待他们,一听衙役说这群人来了,立刻让把他们请进来。
大家进来行礼坐好,有人迫不及待就问道:“郡守,这百鲁井的盐,真是鲁氏子弟在我蜀地煮出来的?”
杨珺微笑道:“真的。陛下率鲁氏子弟来此,我也在盐井那儿,亲眼看见鲁氏子弟用他们想出来的新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