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毒计(2 / 3)

擦拭着衣服上的茶水,一边心平气和、满脸堆笑地看着身旁的莽古尔泰。
“大哥的心情我理解,只是万万不能让手下人看到了。”莽古尔泰千叮咛万嘱咐。
“嗯,我明白。”代善点头示意。
“阿巴泰、阿济格、萨哈璘带着骑兵出去也有四五日了,现在还没有回来,我要不要带人出去接应一下?”
尽管明军的骑兵远远不如后金,但莽古尔泰依旧面露担忧之色,生怕出现什么意外。随即,征求代善的意见。
“也好。”
距辽阳百里之外的沈阳城。
“大汗,盖州等地迁移的数十万百姓,已经安置在距沈阳城五十里外的区域。但是,百姓携带的粮食不多,仅够数月之用。倘若不尽快分发耕地,不到三月,必定生乱啊。”范文程忧心忡忡,一脸焦急劝说说道,希望皇太极能够尽快下令。
“范先生,不必如此忧虑。我已命人联系张家口的晋商,很快就会有几万石的粮食运来。到那时,必定不会苦了迁移的百姓。”皇太极头也不抬的看着桌案前的公文,随口敷衍道。
“大汗宅心仁厚,真乃万民之福。”范文程感叹道。
“君轻民贵,社稷次之,这道理我还是学过的。”
“范先生,我近日被这些公文弄得焦头烂额,可否代我前往安抚迁移至过来的百姓。”皇太极放下手中的毛笔,面带微笑的看着范文程说道。
“为君分忧,乃是为人臣子的本分,宪斗责无旁贷。”范文程坦言道。
“范先生真乃吾之子房也。”皇太极眉开眼笑,而后感慨道。
“大汗过誉了。”
待范文程走后,皇太极立马变了副表情,令人传来巴布泰、德格类、杜度、岳讬、硕托等人。
“大金自父汗立国至今,已有十二载。十多年中,我八旗军民经历了无数的战斗。如今,明廷刘卓很快会大举攻向辽阳,为了确保此战必胜,我决心采用李有为的计策。”皇太极一脸严肃的看着几人,认真说道。
众人听后,并未表现出震惊的神色,巴布泰、杜度、岳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在坐的都是爱新觉罗的后代,值此生死存亡之际,诸位必须要挺身而出,誓死扞卫我爱新觉罗家族的荣耀。”皇太极慷慨激昂的诉说着,众人听得热血沸腾,久久不能平静。
“大汗,您就吩咐我们如何做就行了,我八旗子弟都是马背上的好男儿,绝对没有孬种软蛋。”皇太极的话音刚落,杜度便情绪激动的起身表明态度。
“大汗,不过就是一死而已,身为爱新觉罗的子孙,宁可站着生,绝不跪着活。”岳讬也随即起身,眼神坚定的注视皇太极,一股生死无惧的气势油然而生。
“好。”皇太极满意的点点头。
接下来,巴布泰、德格类、硕托等人也纷纷效仿二人,郑重的表明誓死一战的决心。
随后,皇太极小心谨慎的将众人带至一间密室。进入密室,最显眼的便是悬挂着的后金地图,辽阳、盖州等地的敌我兵力部署也尽皆标记在地图上。
“此地是沈阳城。在沈阳城以南五十里左右处,便是迁移而来的数十万汉人百姓,这些人将由你们驱赶至辽阳、以及两军阵前。驱赶的汉人越多,冲入明军阵型的汉人也就越多,到那时我军取胜的几率也就越大。”
“明军骑兵不多,不会撒下太多的侦骑。况且,你们是在辽阳城与太子河以北驱赶汉人,明军发现的几率很小。哪怕是明军发现了我军的意图,并派出兵力进行阻止,依骑兵之迅捷,必定可以让刘卓无功而返。”
“此外,在驱赶的过程中,我许你们可以使用任何手段,哪怕是大开杀戒、鸡犬不留也在所不惜。倘若有人胆敢横加阻挠,不必上奏,格杀勿论。”
“待那些汉人被驱赶至辽阳城后,你们再挑选各旗精锐兵马乔装混入其中,顺势冲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