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王嗣澄从军(3 / 3)

说几句。不等刘父开口,刘卓继续开始说。

“城外的练兵大营中,行的是军法;战场之上,行的是将令。进了营中,不遵军法将令,你可知是什么后果?”

“死”。

“似你这般性格散漫之人,如何耐得住那成千上百日岁月的枯燥生活?军队之中最为忌讳逞个人勇武,你武艺精通又如何?你能打过几人、几十人的围殴吗?”

“战场中,即便是将令你跳崖投河,也只能遵从照办。你扪心自问,你是否可以做到?”刘卓满脸的肃杀之气,使得刘凡不敢直视刘卓的眼神。

“你可以从军入伍,但是你要提前考虑清楚,你进了大营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学习、锻炼。如果你跟不上大营新兵的平均水平,我会毫不犹豫将你踢出去。”

“你大哥已经把话说到这个地步了,你还不懂你大哥的意思?你这脑子和你哥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平常那么爱说话,现在一句话也说不出。”刘父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良久以后,才传来一句话:“大哥,我愿意从军,承担所有的后果和风险。”

“也好,你这般入营,名字得给你换了。”

“以后军营内外,你就和其他的新兵一样,他们做什么,你做什么。他们吃什么,你吃什么。到了大营之中,你就听从教官的话,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刘卓苦口婆心的跟刘凡说。

“以后,王嗣澄就是你的另一个名字。我是取了我最喜欢两个将领的名字给你起的,以后战场之上你就是王嗣澄。”

“那两位将领一是王忠嗣,另一人是李嗣业。我不指望你以后每战必胜,也不指望你可以勇武过人、声名远播,只希望你能每战活着回来。”

次日,练兵大营外,背着一个包袱的少年缓步向大营走去。门口的岗哨立马拦下了少年。

只见少年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信件交给士兵,没过多久,少年接过信件往营帐走去。

明末:大周太祖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