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亲情,心里的渴望(2 / 3)

丝微小的失落感。

难道说,陆晚的个性真的就这么难以改变吗?

在我看来,事实恐怕并非如此。

其实,陆晚已经有了一些变化,只是别人没有注意到而已。

在整个孤儿院中,院长总会对其中一个孩子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相对于其他孩子来说,这个孩子显得尤为特殊。

之所以会这样,无非是因为院长敏锐地洞察到,这个孩子的真实本性并不像他表面所展现出来的那样,实际上非常善良。

不仅如此,这个孩子一直都在默默地努力改变自己,只可惜其他的人都选择了视若无睹。

要知道,这个孩子可是我含辛茹苦、一手带大的啊!

可以说,我亲眼见证了他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某种意义上讲,也算得上是他的半个亲人了。

每当回想起初次与他相遇的那一刻,脑海中便浮现出一个瘦小而面色灰暗的身影,仿佛正经历着某种苦难折磨一般令人心生怜悯之情。

那时的他如此娇小脆弱,让人心疼不已。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触动,使得她立刻对这个孩子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和关怀之心。

然而实际上,她内心同样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作为一名孤儿院的院长,每天目睹着无数孩子被亲生父母无情抛弃,有些甚至被丢弃在孤儿院门口无人问津;

还有些则是从其他地方送来的孤儿,至于他们为何遭此命运,她并不知晓其中缘由。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她感到无能为力,但心中却充满了无尽的哀伤。

尽管无法改变整个社会的现状,但她仍然竭尽全力去给予每一个孩子更多的关爱与照顾,这成为了她目前唯一能够做到的事情。

那个孩子特别惹人怜爱,总是紧紧黏着她不放,而且非常乖巧听话,让他做什么都会毫不犹豫地照办。

对于这样一个懂事可爱的孩子,她怎能不心生喜爱呢?

这份喜爱绝非敷衍或者表面功夫,而是发自内心、真挚无比的情感表达。

但是,当院长看到他对外面的人,尤其是和他一样的小朋友,总是表现得冷漠,不愿意敞开心扉,每天都是独自一个人玩耍时,心里应该是很头疼的。

这是院长的第一反应,然而院长只是微微地叹了一口气。

他们已经够可怜了,自己也不能强求他们做出改变,只希望在他们离开孤儿院之前,能将他们培养成正常的孩子。

院长决定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让他们忘却之前的经历,起码在孤儿院的这段时间里,他们应该是快乐的、开心的,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和外面其他的孩子一样,充分感受关爱,开心地度过每一天。

因此,她并没有强迫这个孩子,而是想用时间慢慢地让他改变,所以对他倾注了更多时间和关心。

小男孩深知自己的性格让院长有些难堪,所以他努力地让自己做出改变。

虽然他依然不愿意向他人敞开心扉,但他会尽量表现得乖巧,不让院长为他担心和烦恼。

也正因如此,小男孩从小就比其他孩子心智更加成熟。

对于院长,他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他能感受到院长对他的关爱,也愿意对院长露出微笑。

这或许是小男孩心中为数不多的温暖了。

其实,陆晚内心深处还是渴望亲情和为数不多的关爱的,所以他会尽力去维护这份关爱,哪怕只有一丝,哪怕这份关爱来自于院长,与他并没有血缘关系。

他会拼命地抓住这份关爱,不舍得放手。

他渴望并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能得到父母的关心,他也想要这种亲情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