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集 许国速亡(4 / 7)

一时躲闪不及,又被一支流矢射中左望,堕下马来,昏死过去。

部将秦叔宝见状,急令随从以巨盾遮护,自己下马抱起李密,急下堤查看,幸喜中伤不深,且非要害。程咬金代替魏公传令,兵马暂退,屯驻汲县(今河南卫辉)。

宇文化及自忖仓城在背,不能渡河,便又回军,盛修攻城器械以逼仓城。

徐世积趁其弃攻之际,早命军士于城外连夜挖掘深沟以固守,待宇文化及复引兵回,便被阻于深堑之外,不得至城下,所备攻城器械毫无所用。

宇文化及便命扎营堑外,怒发如狂,无计可施。

未料当夜三更,徐世积却又打通地道至于深堑,就而出兵击之。真所谓棋低半招,缚手缚脚,宇文化及徒拥数万之众,竟然屡败于小小仓城之下。

宇文化及此时力竭粮尽,便命焚毁攻城之具,返回滑台就粮。忽探马来报:刑部尚书王轨举滑台及全部军粮辎重,已降瓦岗。

宇文化及闻报,只觉天旋地转,怒道:老贼,某誓不与你干休!

至此退路已断,只得率部北趋魏县。李密命秦琼引兵追之,又败宇文化及一场,并擒其殿后将军于弘达以归。宇文化及至此,便渐陷于困境。

李密虽然屡胜宇文化及,但新败于隋军,且与东都相持日久,便常含畏惧。

便在此时,隋朝通直散骑常侍盖琮来至,颁赐皇泰帝敕书。李密览书大喜,也不与众将商议,便当即上表乞降,并自请讨灭宇文化及。

书表已罢,盛宴款待盖琮,次日遣归;并将所获宇文化及部下雄武郎将于弘达,随天使押送还于东都;又遣元帅府记室参军李俭、上开府徐师誉随行入见天子,以表投降诚意。

盖琮还京,奏报如此如彼,并引李俭、徐师誉入见。

皇泰帝杨侗大喜,命将于弘达牵出左掖门外凌迟碎剐,再复烹熟其尸,分赐众官;然后挫骨扬灰,便如当年处决斛斯政之法。

元文都等皆以为李密之降为实,乃弹冠称庆,又盛饰宾馆于宣仁门东,接待魏公所派入朝使者。来日一早,引见天子,拜于阙下。

皇泰帝亲自接见李俭、师誉等人,便封李俭为司农卿,徐师誉为尚书右丞,使鸿胪寺卿具导从,列铙吹,还于宾馆,玉帛酒馔,中使相望。

又赐丹册,拜李密为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魏国公,诏令先平宇文化及,然后入朝辅政。

以徐世积为右武候大将军,单雄信为左武候大将军,其余瓦岗众将,待立功还朝时一并升赏。复下诏称赞李密忠款,且诏命隋朝诸将:一切用兵机略,皆须禀秉魏公节度。

宇文化及数战不利,兼且渐渐粮尽,于是孤注一掷,与李密决战于童山。并命三军进入汲郡搜求军粮,又拷掠东郡吏民,以责米粟。

部将见此,知道大势已去,于是相继皆叛。陈智略率岭南骁果卫万余人,张童儿率江东骁果卫数千人,皆往投降李密。宇文化及只余部众二万,只得走还聊城。

回至京都聊城,张恺与其部将陈伯谋欲离叛,皆为宇文化及所杀,由是腹心稍尽,兵势日蹙。宇文兄弟更无他计,但相聚酣宴,命宫女奏乐自娱。

这日宇文化及大醉,因对宇文智及道:江都谋逆,都是由你等算计,强立我为主。今士马日散,背负杀主之名,为天下不纳。今必被灭族,岂不全由你而起乎?

说毕,抱持两子而泣。

宇文智及闻听大哥埋怨,不由无限懊恼,据案起身,张牙舞爪,口不择言道:当初事捷之日,你都不赐尤,坐拥三宫六院,独享无边艳福;又独占着数千辆珠宝金银,毫廛不肯分予众将。今日及其将败,乃欲归罪于我。兄既言此,何不杀了兄弟,去降窦建德耶?

于是兄弟之间数相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