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集 三国归隋(6 / 7)

千余人。

陈军尽割死者之鼻以邀功求赏,激起隋军愤怒,拚死力战,吕忠肃被迫放弃营栅,连夜逃走。杨素令士卒毁掉拦江铁索,继续沿江而下。

吕忠肃退据荆门延洲,依恃荆门山险要再次阻遏隋军。杨素派巴延士卒千人,乘五牙战舰四艘,以拍竿击碎陈军战船十余艘,俘二千余人,再次大破陈军,吕忠肃只身逃走。

陈信州刺史顾觉驻守江南岸安蜀城,此时也弃城而逃。

公安守将陈慧纪尽烧辎重,率军三万、战船千余艘,顺流东撤,企图入援建康。被隋朝秦王杨俊阻于汉口以西,巴陵以东无敢守者。

陈湘州刺史、岳阳王陈叔慎降于杨素,由是湘州平定,长江上游便为隋军控制。

陈祯明二年,隋朝大将贺若弼出镇广陵,陈后主命萧摩诃为南徐州刺史,防御隋军。祯明三年正月初一,陈后主召萧摩诃回朝过年。

同日贺若弼渡江袭击京口。萧摩诃请求出战,陈后主不许。贺若弼兵至钟山。

萧摩诃又奏请道:贺若弼孤军深入,营寨未下,我若出兵偷袭,定能得胜。

陈后主仍不听,下令群臣,只管欢度佳节,休管城外之事。直到隋军主力到齐,陈后主方召萧摩诃,说道:隋兵均已齐集长江,极利一举全歼,公今可替我与敌军决战矣。

并命中领军鲁广达驻兵白土岗,任忠、樊毅、孔范向北依次列阵,萧摩诃位于最北。陈军营地南北长达二十里,致各军进退,互不相知。

贺若弼登山侦察,与杨牙、员明等七位总管列阵以待。

此时陈后主却与萧摩诃之妻私通,以致萧摩诃听闻大怒,就此无意作战。只有鲁广达率众死战,四次击退隋军。

贺若弼令趁风举火燃烧湿柴,沿江施放烟幕,则烟障大江,对面不能见人。隋军在烟幕掩蔽下渡江,乘陈军胜而骄惰,猛攻孔范部军。

孔范一触即溃,其余陈军大乱,全线溃退。萧摩诃此时并无战心,只在帐中大喝闷酒,终被隋将员明所俘,送往贺若弼处。

贺若弼命将其推出斩首,萧摩诃神色自若,引颈以受。贺若弼服其勇壮,便亲释其缚,以礼相待。萧摩诃恼恨陈主奸污己妻,于是便降隋朝。

于是隋军大集,兵围建康。

任忠入告陈叔宝:隋军进城矣。陛下宜备舟楫逆流而上,会合大军,臣当舍死保驾。

后主遂命其出宫部署,令宫人打点行装。谁知任忠因见大势已去,竟觍颜降敌,并领韩擒虎军直奔朱雀门。

陈军欲战,任忠大呼:老夫尚降,何况尔等!

众军闻此,一哄而散。文武百官皆遁,只有仆射袁宪、后阁舍人夏侯公韵未去。

后主欲逃,袁宪谏道:事既如此,陛下宜正衣冠,驾御正殿,仿梁武帝见侯景故事。

陈叔宝明知梁武帝终被侯景饿死,自然不愿蹈此覆辙,迳率张、孔二妃及十来个宫人,逃出后堂景阳殿,乃与诸妃跳井。

隋军排闼而入,向井中窥视喊叫,无人应答。

士兵扬言要落井下石,方听井中有人求救,于是抛下绳索往上拉人,只觉沉重异常,疑有三百余斤。隋兵本谓后主体胖,将人拉出后方才吃惊,却见绳索彼端,陈后主、张丽华及孔贵嫔三人连串而缀,状如葡萄。

韩擒虎令后主手书,招降陈朝未降将帅,一面收图籍,封府库,令将张丽华及施文庆等奸佞枭首于市。

陈后主归降隋朝,南陈灭亡,凡历四帝,国祚三十三年。

杨素与杨广、杨俊、高颎、王韶、韩擒虎、贺若弼振师还朝,隋朝终统一全国。

自匈奴汉主刘渊起兵至此,“五胡之乱”共计二百八十六年,终告结束。

隋朝统一后,杨坚对陈叔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