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开大床,将高澄杀死。
高洋闻讯赶来,率卫士将兰京及其同党斩杀,但高澄早已身亡,年仅二十九岁。
高澄死后,高洋继承父兄基业,自为大丞相,驻守晋阳,遥控朝廷。
武定八年,高洋终逼孝静帝禅让逊位,自为皇帝,建国号齐,改元天保,史称北齐。封孝静帝元善见为中山王,邑一万户;上书不称臣,答不称诏,载天子旌旗,行魏正朔,乘五时副车。封中山王诸子皆为县公,邑各一千户;奉绢三万匹,钱一千万,粟二万石,奴婢三百人,水碾一具,田百顷,园一所;使其于中山国立魏宗庙。
天保二年,一代武功高手孝静帝元善见被高洋以毒酒鸩杀,终年仅二十八岁。
自此东魏灭亡,仅历元善见本身一帝,国祚十七年。
高洋登基,乃追封兄高澄为文襄皇帝,庙号世宗,葬于峻成陵。高澄留下六子,除幼子高绍信无甚能为,其余五子皆都文武双全。尤其四子高长恭,更是一代名将。
高洋亦如其兄,异常敬慕器重王思政,亲自加封其为都官尚书、仪同三司,命随朝伴驾,以备咨询国政。王思政因怀故国郁郁寡欢,旋即去世,追赠兖州刺史。
此时高敖曹已死,北齐朝中猛将,只余司徒彭乐,满朝武将无有敌手。天保元年六月,高洋又封彭乐为陈留王,迁太尉。
继续阅读
十二月,太史令上奏,荧惑星犯房宿第一星及钩钤,主朝中大臣有欲谋反者。
二年二月,彭乐被前行襄州事刘章告发谋反。高洋令人密查宫中所藏预言奇书《秘记》,见内有“天王陈留入并州”一语。因当时彭乐封为陈留王,高洋于是命杀彭乐。
画外音:《秘记》中谶语其实无误,是谓刚被西魏封为陈留郡公之大将杨忠,非此北齐陈留王彭乐。杨忠后来在对北齐作战时率军杀入并州,果应其谶。
镜头闪回,便说隋太祖杨忠。
字幕:杨忠,字揜于,小字奴奴,弘农华阴人,东汉太尉杨震十三世孙。
北魏末年,天下动乱,杨忠之父杨祯避居中山,聚集部众讨伐鲜于修礼,作战而死,遗留杨忠母子相依为命。杨忠长大,美须过腹,身高七尺八寸,容貌俊雅,武艺过人。
北魏正光六年,杨忠游览泰山,恰逢南梁军队攻下该地,杨忠便被抓到江南,在南梁居住五年。后随北海王元颢进入洛阳,授任直阁将军。
元颢兵败,尔朱度律将杨忠召到帐下,充当统军。尔朱兆率轻骑从并州进入洛阳时,杨忠参预其事,封爵昌县伯,授任都督,另封小黄县伯。
后杨忠跟随独孤信攻克南梁下溠戍垒,平定南阳,皆立战功。
高欢举兵内犯,杨忠正随独孤信在洛阳,于是随北魏孝武帝元修西迁长安。后参与平定潼关,攻克回洛城,命为安西将军,继续在独孤信前帐前效力。
因随独孤信征讨东魏,西荆州刺史辛纂出战不利,终至败逃。独孤信命杨忠与都督康洛儿、元长生担任前锋,驱马直奔穰城。
杨忠呵斥守门者:朝廷大军已到,城中有人接应。你们若要活命,为何还不逃走?
守门士兵信以为实,于是全都四散奔逃。杨忠与康洛儿、元长生乘机入城,弯弓大呼,辛纂卫兵一百余人不敢抵挡,亦皆归降。乃杀死辛纂示众,城中之人全都畏服。
杨忠等人在此居住半年,其后由于东魏军队逼近,截断回返关中后路,便与独孤信一起投奔南梁。梁武帝萧衍认为杨忠是难得奇才,任为文德主帅,封关外侯。
西魏大统三年,杨忠与独孤信回到西魏都城长安。
丞相宇文泰喜爱杨忠勇猛,便将其留在身边为将。杨忠曾随宇文泰到龙门打猎,独自抵挡猛兽,徒手将其杀死。北人称猛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