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集 永嘉之祸(7 / 8)

石勒为征东大将军,石勒复纳张宾之谏,再次坚辞不受。至此天下大震,无人不知石勒大名。

赵汉另一员大将王弥,至闻石勒抓获大仇苟曦不杀,反而私用为部将,因此深恨。

部将刘暾猜出主将心思,便劝王弥:将军何不征召曹嶷之军,以共谋石勒?

王弥即纳其策,亲写书信,令刘暾去召曹嶷,令其引兵来归青州。但为稳住石勒之心,复遣使至石勒大营,卑辞言道:弟今闻明公生擒苟曦,彼又复为我兄所用,真乃神威之举。兄如以苟曦为左司马,弟愿为右司马,惟命是听,则天下不难平定。

石勒以书示军师张宾,问道:王弥位高辞卑,是真心欲为我效犬马之劳乎?

张宾摇头笑道:王弥此书,是有雄据青州之心,故意示弱于公。王弥早有图公之意,所以迟迟未发难者,是恐公击其后也。公今若不图王弥,恐曹嶷到后以为羽翼,悔不及矣。今徐邈已去,王弥势削,但可就此奉其权欲之心,诱而灭之可也。

石勒恍然大悟,便有吞并王弥之志,与张宾暗中谋划。

正在此时,刘暾行至东阿。欲渡黄河之时,被石勒巡哨抓获,搜出王弥之书。

石勒观之大怒,遂杀刘暾,私与部将谋划,欲火并王弥。

诸将皆谓:今王弥部将徐邈私引部兵离去,王弥势力渐弱,正是吞并其部最佳时机也。

正说话间,门军入报:王弥与刘瑞在蓬关对峙,形势危急,今遣使来,向将军求援。

石勒未及回应,张宾趁机进言:明公常虑王弥乃人中豪杰,方为将军大害,意欲并之,今天赐良机也。此时不图,更待何时?

石勒闻言意决,于是回师转攻刘瑞,一鼓作气攻破蓬关,并擒刘瑞杀之。

王弥大喜,以为石勒真心相助自己,于是派人赍持牛酒,到石勒大营犒军。

石勒见此复又心软,不忍吞并王弥,复率军还击陈午。

陈午遂使司马李头出城,来劝石勒:将军天生神武,当平定四海以为人主。今有与将军争夺天下之大敌,将军不除,何以我流人为念?我乡党小人终必归降将军,何必逼迫甚急?

石勒听之,恍然大悟,次日便率军退于已吾,假称请王弥会宴。

王弥欲往赴宴,长史张嵩劝道:将军休去,恐有专诸、孙峻之祸。

王弥不听,欣然入席。饮至畅快之时,石勒亲自拔剑斩杀王弥,随即并其兵众。乃传首京师,上奏汉帝刘聪,陈述王弥叛状。

可叹王弥半世英雄,纵横中原,助赵汉覆灭晋室,大功未酬,到此化为南柯一梦。

镜头闪回,叙述王弥生平。

字幕:王弥,东莱人,汝南太守王颀之孙。

王弥少有才干,阅书无数,年轻时游侠于洛阳,得识时为人质之匈奴左贤王子刘渊。

永兴三年,东莱郡惤县令刘柏根叛乱,王弥带家僮百余人追随,并被任为长史。青州都督司马略以刘暾为大都督,率军征讨刘伯根,但被击败。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安北将军王浚率军讨伐,刘柏根不敌,兵败战死。

王弥聚其余众,逃到长广山中为贼。此后每次掳略都经严密计划,算无遗策,每战必胜。因其臂力过人,骑射异常了得,遂被青州人称为“飞豹”。

永嘉元年,王弥与部众在青、徐二州掳掠,自称征东大将军,并杀二州太守。晋室至此大惧,方作心腹大患待之。太傅司马越派鞠羡任东莱太守,以讨王弥。

鞠羡无能,反被王弥所杀。青州刺史苟曦再次率兵攻讨,一战而胜。

王弥收集残部,次年再度起兵,苟曦再攻,亦不能胜。于是王弥分别攻掠泰山、鲁国、谯、梁、陈、汝南、颍川、襄城诸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