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集 司马夺政(6 / 7)

去了。

吴主大帝孙权病亡之事,早有细作报入洛阳。司马师闻孙权已死,遂议起兵伐吴。

司马昭道:今孙权新亡,孙亮幼懦,其隙正可乘也。

司马师深然其说,遂令司马昭为大都督,总领三路军马:征南大将军王昶一路攻南郡,征东将军胡遵二路攻东兴,镇南都督毋丘俭三路攻武昌。三路军共计十二万,同时进发。

冬十二月,司马昭兵至东吴边界,屯住人马,唤三路都督皆到帐中:东吴最紧要处,惟东兴郡也。今他筑起大堤,左右又筑两城,以防巢湖后面攻击,诸公须要仔细。

遂令:王昶、毋丘俭各引一万兵,列于左右,且勿进发,只待取了东兴郡一齐进兵。

又令:胡遵为先锋,总领三路兵马,去取东兴大堤,并夺左右二城。

胡遵领命前去,引兵来搭浮桥,直取东兴大堤。因屯军堤上,差桓嘉、韩综二将,分别攻打左右二城。左城中乃吴将全端守把,右城中乃留略镇守。

全、留二人见魏兵势大,凭借城池高峻坚固,死守城池。

时值严寒,天降大雪,胡遵与众将扎营徐塘,设席高会。

吴太傅诸葛恪听知魏兵三路而来,聚众商议。平北将军丁奉自请引三千水兵去救东兴,诸葛恪壮之,使其为先锋前往,令吕据、唐咨、留赞各引一万马步兵,分三路随后接应。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老将丁奉得令,即引三千水兵,分作三十只船,望东兴而来。正值隆冬,北风凛烈。丁奉乘船迎风鼓勇前行,两天即达东兴,占据徐塘大堤。

当时天气寒冷,天空飘起大雪,江山一色,遍地银妆。

丁奉兵到徐塘,见魏军将营帐扎于江岸上不远,便令将三十只船作一字儿抛列在水上,激励部将:大丈夫立功名,取富贵,正在今日!

遂令众军脱去衣甲,卸了头盔,不用长枪大戟,止带短刀上岸,直奔曹军营垒而来。

魏兵见了大笑,只待吴兵近时以弓箭射之,更不多做准备。

吴军随着主将丁奉,皆拔短刀在手,上岸砍入魏寨。魏兵不料吴兵迅疾如风,说来就来,措手不及。欲放箭时,却见弓弦全湿,发矢不得。

韩综在帐内饮酒正欢,忽听营外喧嚷,急奔出帐外看时,丁奉已到眼前。韩综手中未带武器,顺手拔起帐前大戟迎战,却早被丁奉抢入怀内,手起刀落,砍翻在地。

桓嘉从左边转出来救韩综,被丁奉一记飞刀正中左肩,望后便倒,只在地上挣命。丁奉飞脚赶上,夺了桓嘉手中长枪,刺入其胸,大叫一声毙命。

吴兵见主将如此英武,遂皆振奋,左冲右突,状如三千头猛虎,当者无不披糜。

胡遵正在中军大会诸将,听得营外便似开锅,拔剑出帐迎时,丁奉已至近前。胡遵见不是头,急扭头回至营门,上马夺路而走。

只听一声炮响,惊天动地,吴将吕据、唐咨、留赞引兵大至。魏兵皆醉,头重脚轻,纷纷被驱赶入江,大半落水而死;杀倒在地者,不知其数。车仗马匹军器,皆被吴兵所获。

司马昭、王昶、毋丘俭听知东兴兵败,只得勒兵而退。

诸葛恪闻报东兴大捷,一面遣人赍书入蜀,求姜维进兵;一面起兵,来伐中原。

丁奉献计:魏国向以合肥新城为江淮总隘,若先取得此城,司马师必然丧胆。

诸葛恪大喜从之,趱兵直至新城。

魏守城牙门将军张特见吴兵大至,闭门坚守,遣人急报宛城。司马师闻报,急令毋丘俭、胡遵引本部军回防,拒住吴兵。

诸葛恪连月攻打,新城东北角将陷。张特遣使赍捧合肥册籍,赴吴寨见诸葛恪告曰:魏国之法,若敌人困城百日,而无救兵至,然后守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