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免难舍,哪里知道他心中所想?
当晚到了宛城,众人寻找馆驿宿歇。次日清晨,蔡邕聚集众人,单独吩咐胡车儿道:此去洛阳不足五百里,一路平坦,只需三五日即达。老夫当年罢官且遭权阉追杀,若同尔等同往洛阳,一旦被阉党侦知,不免平地生波,且连累皇子。现有臧霸来接皇子,他有万夫之勇,又有你相助,我便无忧。咱们就此分道别过,你当尽力护卫皇子到京,其功不小。
胡车儿心中惊愕,转思言之有理,遂问道:可惜与大人相处日短,相别何急,不能朝夕台前奉教。不知大人要去何处安身,何时再能相见?
蔡邕答道:老夫一向隐居江南,今有老友十余年未见,离此不远,要去访他。
胡车儿:不知此公谓谁?
蔡邕:此人复姓诸葛,单字珪,字君贡,乃是琅琊郡阳都县望族,今官居泰山郡丞。其先祖诸葛丰,在元帝时曾任司隶校尉,世为汉臣。老夫前去访他,且有大事相商。
胡车儿听了,不便再问,只得拱手领命。蔡邕转身,又对刘辩叮嘱数语。
刘辩躬身领诺,不时扭头偷看蔡琰所乘马车,想到猝别在即,不禁两腮泪下。
蔡邕深知朝廷之争已到剑拔弩张之际,预料皇子刘辩此去凶险万分,也不说破,当下分车相赠,令胡车儿和臧霸护卫皇子先行;自己则命仆从收拾车仗,径向泰山郡进发。
继续阅读
刘辩别了蔡邕,在臧霸和胡车儿卫护之下向北而行。
走了不足三里,将至宛城北门,听得后面马蹄声响,却是蔡七赶来,上前约住车辆。
胡车儿:可是议郎大人忘了甚事,命你前来传话?
蔡七:非也。是奉小姐之命,见史侯说话。
刘辩在车内听的清楚,急伸手掀开车帘:小姐命你前来,有甚吩咐?
蔡七呈上一个锦盒,躬身答道:只因皇子走的慌促,小姐未曾话别,甚是悲伤。今命小人以此锦盒相赠,愿皇子平安终世。盒内是何物什,小人却是不知。
说毕飞身上马,又往来路去了。
刘辩命令车驾继续前行,自车中打开锦盒看时,却是用绢丝细细织就的一个同心结儿,翠红相间,鲜艳欲滴。
刘辩捧着同心结,想着是蔡琰小姐亲手所织,不由心驰神往,想起当年千里同行,今日相见无期,不由百感交集,一时痴绝。
蔡七打马奔回,赶上车仗,向小姐禀报备细,蔡琰默默不语,亦只是珠泪暗弹,免不得芳心可可,日夜牵挂而已。
蔡邕不知女儿心思,自领妻女家仆车仗,出了东门,直奔兖州泰山郡。
不则一日到了,寻到府衙,令蔡七敲门,使门人持自己名帖往内通报。
不一刻,听得院内脚步急促,诸葛珪快步趋出府外,口中连声叫着:一别十载,伯喈从何而来?稀客稀客,恕罪恕罪。
蔡邕迎上前去,与老友四手相握,一时噎住,眼中泪花闪烁,说不出话来。
诸葛珪也是激动不已,急将蔡邕一行让至府内正堂,即命家仆唤来二子,拜见伯父。
蔡邕闪目观其二子,见皆丰神俊朗,仪表非凡,不由大喜,便问台号名字。
诸葛珪笑道:某只得二男,长子诸葛瑾,字子瑜,十七岁;次子诸葛均,年方十岁。二子倒颇有机智薄才,只是未遇明师,耽误在家。蔡公若肯稍加指点,则其缘法不浅。
二子早闻蔡邕大名,口称世伯,以通家子侄之礼拜见。叙礼已毕,诸葛珪复又唤出续弦夫人,使与蔡邕相见,并嘱令安顿蔡夫人及爱女蔡琰行止居所。
诸葛夫人与蔡邕见礼寒暄,便将蔡夫人与女儿请进内宅,更衣梳容,香汤沐浴。
诸葛珪自与蔡邕重新叙礼,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