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共御匈奴。
卢芳解除高柳围城之危,随即勾结匈奴、乌桓军队,多次侵犯东汉边境。并且御驾亲征,与大将贾览合兵一起攻打云中。因被汉军诸将拒守,长时间不能攻克。
继续阅读
建武十二年末,卢芳久战无功,诸将陆续背叛,士兵皆生怨恨。部将随昱留守九原,便欲发动兵变,胁迫卢芳投降东汉。
来年二月,卢芳连败,自知将士离心,遂弃辎重,与十余骑逃入匈奴,部众皆归随昱所有。随昱遂遣使前往洛阳,封书上奏,请求投降。
光武帝诏允其降,任命随昱为五原太守,封为镌胡侯,随昱弟随宪被封为武进侯。
镜头转换,陇西烽火再起。
当吴汉进攻高柳之时,有隗嚣残部高峻,拥兵万人,据守高平。光武帝刘秀征讨隗嚣,高峻因见汉军势众,故与诸镇守将一同降汉。
其后因见汉军腹背受敌,顾不得自己,高峻由是率众逃回故营,依然据城固守。又见匈奴骑兵来援卢芳,且乘势入侵汉境,便趁此机会,复引兵反汉。
光武帝闻报恼怒,即命大将耿弇为帅,统军征伐。
耿弇引众围攻高平,费时一年,毫无进展。
建武十年,光武帝亲自领兵征讨,仍未攻破。寻思无计,即派寇恂前往,敦促高峻投降。
高峻闻说汉帝改攻为抚,便令军师皇甫文前至汉营,谒见寇恂。皇甫文以为汉军硬攻不胜,这才招降,于是态度傲慢,出言不逊。
寇恂大怒,即命杀之。
诸将劝道:高峻今有精兵万人,陛下亲攻不下。今欲投降,公反杀其使,莫非不妥?
寇恂怒道:如此怙恶不悛之徒,留之何用。诸公不必再言,杀了再说!
于是命杀皇甫文,并派其使回复高峻:公所派军师无礼,我已杀之。将军欲降则速,若不肯降,固守可也。但当我破城之日,再望活命,难于登天!
高峻闻而大惧,当日献城投降。
诸将齐向主帅拜贺,纷纷问道:公杀其使者,高峻反而投降,是谓何故?
寇恂答道:皇甫文是高峻心腹军师,今辞意不屈,必无降心。若放其回去,必以为不降为确,而高峻则必坚守。我杀皇甫文,高峻害怕,又失谋主,故此降也。
诸将大服。
隗嚣死后,羌人寇掠陇西愈加猖獗,州郡无力征讨。尤其先零、五溪诸羌,在金城、陇西一带寇掠,为害严重。光武帝既降高峻,复派大将来歙等进击金城。
来歙由是引军西征,大败先零羌,斩首数千,获牛羊万余头,谷数千万斛。因见当地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来歙就开仓廪以赈饥民。
陇右诸羌由此归附东汉,由凉州通往京师洛阳道路畅通无阻。
字幕:建武十年,征西大将军冯异与诸将进攻落门,忽患重病,病死于军中。
哀讯传至洛阳,光武帝深为痛悼,诏命厚葬,谥为节侯。
镜头闪回。当时跟随刘秀开国诸将,征战间隙常聚闲聊,无非自述战功,胡吹乱侃。
每当众将争功,冯异总是躲到大树下面不语,于是便得“大树将军”雅号。
冯异自以率兵在外,心不自安,上书愿将儿子值宿于宫室,刘秀不许。其后不久,朝中便有人上奏,说冯异在关中独断专行,威权过重,百姓皆称其为“咸阳王”。
刘秀不信,派人将奏章寄往咸阳军中。冯异览奏惶恐,急上书谢罪。其书略云:
臣本儒生,受命于战乱,充备于行伍。蒙受恩私,拜为大将,封爵通侯,受任专委西方,以期建立微功,皆为国家,不计一己之私。臣俯伏自思:以诏命征讨,常获如意;以私心决断,未尝不悔。当兵革始兴,扰攘混乱,豪杰群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