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集 苏武牧羊(4 / 8)

我回去容易,只恐再次蒙受耻辱,无可奈何!

话未说完,卫律复返,听到最后一句,乃接口说道:“少卿贤能之人,大可不必只在一国居住。昔陶朱公范蠡遍游天下,由余自西戎而至秦国,公等尚何谈故国他乡之语!

说罢拱手告辞,显是话不投机。

任立政又问李陵:少卿之意,亦同卫公耶?

李陵低头叹道:大丈夫犯错,一之为甚,岂可再乎?某不能反复无常,再次蒙羞。

任立政知其意决,遂不复言,乃转换话题道:苏中郎在此,与少卿曾相会否?

李陵长叹一声:苏公高洁,我不如之!

镜头闪回,叙说苏武出使匈奴之事。

苏武乃关中杜陵人,汉右将军苏建之子。年轻时凭父亲庇荫,与兄长苏嘉、弟苏贤皆官拜郎中,后升任栘中厩监。

汉武帝不断讨伐匈奴,双方多派使节互相侦察。匈奴扣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批人,汉朝也扣留匈奴使节相抵。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即位,恐受汉朝攻击,主动送还之前所扣押汉使路充国等人。

武帝赞许,遣苏武以中郎将身份,持节护送扣留在汉诸匈奴使者回国,并赠送礼物,以答谢单于。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及使臣常惠等,并招募士卒、斥候百余人一同前往。

未料到至匈奴,适逢缑王与虞常等谋反,策划绑架单于母阏氏投奔汉朝。

虞常在汉朝时与张胜有旧,便私谓曰:弟闻汉朝皇帝深恨卫律,我可替汉天子杀之。我母弟在汉,亦望能得天子赏赐。张胜允之,并送虞常许多财物。

其后月余,单于带卫兵出外打猎,城中只有阏氏和单于子弟留守。虞常等七十余人便欲趁此时起事,未料同伙中一人趁夜逃跑,揭发虞常计谋。

单于子弟出兵围剿,缑王战死,虞常被活捉,张胜只得将其私访虞常之事告诉苏武。

苏武叹道:事已至此,不可因我而使两国交恶。

便欲自杀,张胜、常惠劝止。虞常果然供出张胜,单于大怒,欲尽杀汉使。

左伊秩訾说道:汉使如何加刑?应全部招降为上。

单于信以为然,遂派卫律,召唤苏武前来受审。

苏武道:我身为大汉使者,今屈节辱命,有何面目归汉!

说着拔刀自刺,胸前血涌如泉。卫律大惊抱住,派人找来医生,拼力抢救。苏武本已断气,救而复苏,常惠等将其载回营帐。

单于钦佩苏武节操,早晚派人探望,命把张胜监禁。

苏武伤势好转,单于又派卫律劝降。

卫律斩杀虞常,对苏武道:张胜谋杀单于,应是死罪,但降者便可赦免。

张胜恐惧,急忙请降。

卫律复对苏武说道:副官有罪,主官连坐。

苏武:我未参与其谋,又非其亲属,因何连坐?

卫律:我弃汉归顺,受单于恩宠,赐爵位富贵。苏君投降,亦与我同,可做兄弟。

苏武:为人臣子,不顾恩义,背君叛父,投降蛮夷,我见你则甚?单于命你决定他人死生,反欲挑起两国君主矛盾,坐观成败。南越国曾杀汉使,终遭国灭,成为汉朝九郡;宛王曾杀汉使,亦遭消灭,人头被悬北门示众;朝鲜曾杀汉使,灭国亡身。只有匈奴,尚未遭如此下场而已。你明知我不降,则请开刀杀我;令两国开战,匈奴覆灭,自我而始可也。

卫律知道苏武不可胁迫,遂以其言报告单于。

单于果然不敢轻杀苏武,但越发欲使其降,就囚禁苏武,置于大地窖内,不给吃喝。

苏武嚼雪吞毡,几日不死。

单于就将苏武迁至北海,命其放羊,说等公羊生崽才可归汉,将常惠等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