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集 鸿门真相(4 / 8)

则你二人,年龄谁大?

张良:项梁年长于我。

刘邦:既如此,先生可请项伯进来,我必待如兄长。

张良乃出,邀请项伯入内。刘邦甚会作做,急忙行以大礼,就在内室置宴,热诚相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邦捧酒向项伯祝寿,约为儿女亲家。项伯感其盛情,欣然从之。

刘邦见此,便向项伯解释:某与项王兵分两路伐秦,实乃战友,并非仇敌。弟入关中,不敢妄取一物,更登记官民户籍,封闭仓库,以待项王到来。项王将欲杀我,却是何故?

项梁:引兵伐秦,并无过错。然兄入关中,因何遣将把守函谷关,以拒项王?

刘邦:遣将把关,是为防备盗贼,免生意外变故也。弟日夜盼望项王到来,怎敢反叛?望兄回去妥为善言,传达小弟心事肺腑。

项伯满口答应,告诉刘邦:我今回去,自当替兄说项,分剖个中缘委。但至来日侵晨,贤兄定要主动前往楚营,当面向我侄儿说明。休待其信人谗言发兵,则悔不及矣。

刘邦满口应诺,再三致谢。

项伯连夜离去,回到军营,将刘邦之语报告项羽,并且说道:若非沛公先攻破关中,我等焉能得入?当初因奉怀王明旨分兵,各司其职而已,俱无过错。今沛公立有大功,将军若欲攻之,则必失信义于诸侯,且逆怀王之意。不如趁此善待沛公,兼立威信于天下。

项羽闻说叔父擅自入关,与刘邦相会,甚为不喜。但思此番言语,亦全是为自己打算。由是答应,按下发兵讨伐之念,专等刘邦前来军营请罪。

次日一早,刘邦果然出关,与张良、樊哙等只带百骑而来,到至鸿门大营。

项羽闻报沛公来至,高坐帐中,并不出迎,命其入见。

刘邦奉命,进入中军大帐,便向项羽叩头谢罪。

项羽:贤兄引兵先入关中,劳苦功高,正宜为关中之王,请罪是为何故?

刘邦:某与将军皆奉怀王之命,虽分别出兵,但亦合力攻打秦国。将军战于黄河以北,小弟应于黄河以南,遥为声援。因仗将军虎威,拖住秦军四十万大军,弟方使侥幸得逞,先入关中,灭掉秦朝,以迎将军。此皆乃贤兄之力,弟有何功劳?

项羽闻此大喜,早将怒气散去多半,因问:虽无大功,却又何必请罪?

刘邦:但因有小人离间,使我二人发生误会,则不得不来贤兄驾前,以请罪也。

张良在侧,听罢好笑,暗道:你即与项伯结为亲家,称兄道弟;今又直呼其侄为兄,此是甚么辈分?人道沛公无赖,果然不假,且又善于做戏。

项羽脸上一红,脱口而出:你我乃是同袍兄弟,焉得相疑?实是你部下左司马曹无伤,密书离间,方致小弟误会贤兄,以至发怒也。

张良闻罢,暗自好笑:项羽毫无心机,岂是刘邦对手?秦朝天下,今已有主矣!

刘邦闻说是被曹无伤出卖,只是请罪,不动声色。项羽置酒款待,以话契阔;双方部将,分别作陪。项羽、项伯东向而坐,亚父范增南向坐,刘邦北向坐,张良朝西陪坐。

酒至半酣,范增欲杀刘邦,多次向项羽大使眼色,又举玉玦暗示“早决”,项羽只是不应。范增乃出帐外,召来项庄,命其舞剑,意在沛公。

项庄应诺,进帐敬酒,并请舞剑为乐。项羽不知其意,欣然从之。项庄大喜,便即拔剑起舞,寒光灼灼,只在刘邦前心并及脖颈上弄影。

项伯见状大骇,暗道:此必是范增奸计,欲陷我项家于不义也。

于是推盏起身,借酒笑道:一人舞剑,有何意味?不如两人对舞,更增情趣!

说罢离座,拔剑起舞,处处翼护沛公座前,使项庄无法得逞。

范增暗怒:项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