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集 济南大战(7 / 8)

付,一年之中七次奔驰,抵御吴军。

楚共王七年,令尹子重率兵攻打郑国,命郧邑大夫钟仪随军出征。

未料郑国有备,提前设伏,楚军战败。钟仪被郑国所俘,转送晋国,监押营中。

晋侯视察军营,见到钟仪,甚感惊奇,因问监吏:此人身着南人衣冠,却是何人?

监吏答道:郑人所献楚囚,名唤钟仪。

晋侯命释其囚,问道:卿在楚国,担任何职?

钟仪不敢说自己是楚国贵族,再拜答道:先人乃为楚之乐官。

晋侯闻此,使人拿来瑶琴,令其奏之。钟仪随手拨弄,果操南音,如泣如诉。

晋景公闻其雅奏,疑其绝非小小乐官,便即问道:楚王何如?

钟仪答道:此非小人之所得知。其为太子之时,师保奉之,朝问婴齐,夕问于子侧。除此之外,不知其他。

当时范文子士燮在侧,进奏晋侯道:此楚囚乃君子也。言称先人之职,不背本也;乐操土风,不忘旧也。称楚君大子,抑无私也;名其二卿,尊君也。不背本谓仁,不忘旧曰信,无私曰忠,尊君曰敏。似此君子,主公盍宜归之,使合晋楚之成。

景公从之,厚待钟仪,使归楚求成。

晋景公十七年,命军南征,以栾书为帅,领军征伐蔡国,继而犯楚,在边境击败楚军,俘获楚大夫申骊。之后又破沈国,俘沈君揖初。

画外音:经此一役,原附从楚国之中原姬姓诸国,复又尽入晋国怀抱。由此晋国重新崛起,此后与楚国相争百余年,互有胜负。晋楚国争霸就此结束,继而进入吴越相争时期。

十九年,晋景公梦有大鬼闯宫,以大棒击打自己脑部,说奉天帝之命,前来追命。醒来以为不祥,请桑田巫入宫预测吉凶。

桑田巫于是排卦成爻,据其卦辞奏道:主公大限将至,恐吃不到今年新麦矣。

景公大忧,斥退巫者,当场病倒。

诸臣入宫探疾,魏錡之子魏相进言:臣闻秦有名医二人,其一名和、其二名缓,曾师于扁鹊,能达阴阳之理,善攻内外之症。主公之病,非此二人不可,臣愿往秦国请来。

晋景公从之,令魏相赍持厚礼至秦,果然请到医缓,同载至晋国。

便在医缓与魏相行于途中之时,晋景公病笃,夜来朦胧之际,忽又恍然入梦。见有二竖子从自己鼻中跳出,相互问答。

一竖言道:缓乃当世名医,彼若至用药,我等必然被伤,何以避之?

另一竖子笑答:若我等躲在肓之上,膏之下,彼能奈我何?

言罢复跳入鼻中,须臾不见。

景公猛醒,便觉心膈间疼痛难忍,坐卧不安。

次日晨,魏相引医缓至,入宫诊治。把脉检视已毕,医缓不语,只是摇头。

晋景公:我病如何?先生但讲不妨。

医缓答道:若前日疗之,尚有可为。然自昨夜间,此病已转移至肓上膏下,既不可以灸攻,又不可以针达,汤药之力亦不能及。在下迟到半日,殆天命乎!

景公叹道:所言正合吾梦,真良医也!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知道己病不可救治,乃厚赏医缓,命魏相礼送遣归秦国。

自此景公便不以己病为忧,只照常处理国政,以待天年将终。

如此坦然,反觉颇有病愈之象。月余已过,忽报甸人来献新麦,送入宫中。景公忽忆巫者之言,不由大喜道:寡人欲尝新麦,可速命饔人舂其粒为粉,煮以为粥,进献我食。

侍者应命而去。景公怒其桑田巫卜卦失灵,空累自己忧惧月余,便复命召其入宫,当面怒责:新麦在此,将以为粥,卿尚谓寡人不能得尝乎?

巫者跪奏:粥